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一、配方施肥技術:
施肥:以施有機肥和生物肥為主,可以配合施用少量化肥(禁用硝態氮肥)。產量300kg/畝左右的中產地塊可施入優質有機肥1000~2000kg/畝 (含氮0.2%以上,需50℃以上高溫腐熟,下同)、尿素10kg/ 畝;或者有機肥1000~2000 kg/畝、生物復合肥50 kg/畝。產量400kg/畝以上的高產地塊施肥量可在上述基礎上遞增25%~30%。花生進入結莢期可葉面噴施豆植寶、綠葉寶等生物肥料或0.2%磷酸二氫鉀。
二、適期套種技術:
選用綜合抗性較好的花生品種(系),如花育17號、花育21號、豐花3號等,花生播種前10天左右剝殼,剝前曬皮果2~3天,種子分級粒選,選用一級花生米作種。為了確保苗全苗壯,播種前用生根粉6號15g(30mg/kg)或者EM原露300ml(100倍),也可以用二者混合液,浸種4h,然后播種。播種適期為麥收前20天。
三、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花生病蟲害種類較多,防治病蟲害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突出生態控制。
防治以蠐螬為主的地下害蟲:順播種溝與生物肥一起撒施白疆菌劑(BBR)1kg/ 畝。有花生根結線蟲病的地塊,用2kg/ 畝物理保護劑無毒高脂膜或者2.5kg/畝農樂1號海洋生物制品拌種,也可用1.8%的愛福丁生物制劑于花生始花期葉面噴灑。苗期蚜蟲用EB?82來蚜菌劑150ml/ 畝,兌水50kg/ 畝。中后期防治甜菜夜蛾、斜紋夜蛾、黏蟲等蟲害,3齡前用“BT”(蘇云金桿菌)噴灑葉面,或用豐保40毫升兌水35公斤噴霧。對花生葉斑病(包括網斑病、黑斑病、褐斑病和焦斑病),當主莖葉片發病率達到5%~7%時,用抗生素農抗120和物理保護劑無毒高脂膜各150g/畝,或者用5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間隔10天,連噴2-3次。
四、科學化控防止徒長技術
盛花后期至結莢前期主莖高度超過35cm時,采用壯飽安20克/畝兌水30公斤化學生長調控。
花生生長中后期,正遇汛期,如果如果雨水較多,挖好排水溝,及時排澇以免爛果,確保產品質量。
五、后期防早衰技術
為防止植株早衰,促進粒大果飽,一是繼續防治病蟲害;二是防止葉片早衰,實行葉面追肥。鈦微肥每次用原液100ml/ 畝兌水50kg/ 畝噴灑葉面,于苗期和花針期各噴一次。花生收獲前4~6周如遇嚴重干旱需澆水,以防黃曲霉菌浸染。
六、適時收獲技術
當大多數飽果表皮青,內果皮發黑,俗稱“金殼鐵嘴”狀時,應及時收獲。收獲過晚易出現芽果和伏果,影響質量。收獲后及時曬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