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川茶桑2號
申請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 四川尚好茶葉有限公司
育種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 四川尚好茶葉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中桑5801×農桑14人工雜交后代優良單株58的冬芽采用60Co-γ射線輻射誘變,經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生中熟品種,株型開展,發條較多,枝條較細長、直立,平均莖粗1.7厘米、節距3.8厘米,皮青灰色,皮孔10個/平方厘米;冬芽長三角形,貼生,黃色,有少量副芽,葉序2/5,葉痕橢圓形;葉形為全葉長心形,葉色深綠,較平展,葉面光滑、無皺、光澤較強,葉長20.3厘米,葉幅16.5厘米,葉柄中等長度;雌花小而少,花期3月上旬。川中北栽植,發芽期2月下旬~3月上旬,開葉期3月中下旬,葉片成熟期4月中旬~5月上旬,秋葉硬化期10月中旬。春季發芽率71.5%。
品質:游離氨基酸含量26.2毫克/克,總黃酮含量1.81%,可溶性糖含量1.55%。
抗性:接種鑒定,中抗黑枯型細菌病。
產量表現:2020~2021年連續兩個生長周期多點試驗,春季米條桑芽產量6.9克,春季米條產葉量106.2克,秋季米條產葉量143.6克,平均生物產量為1580公斤/畝。
栽培技術要點:①栽植密度:每畝栽植1000株左右。②肥培管理:畝桑園年施氮肥25公斤、磷肥10公斤、鉀肥15公斤左右,有機肥1000公斤~1500公斤。春肥3月施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夏肥夏伐前后施入;冬肥在桑樹落葉后結合冬耕施入。③剪伐形式:根據桑芽/葉采摘周期,進行夏伐式修剪,冬季留條。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四川主要蠶區種植。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容易受到桑螟蟲危害做好開園藥和封園藥的噴施,設置性誘劑和紫外線殺蟲燈誘捕成蟲,減少蟲口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