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云豆459
審定編號:滇審蠶豆2016006號
申請單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云豆459”是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通過雜交育種的常規選擇程序育成,組合為(89147/9829),近距離雜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69-202天,株高63.45-91.68cm,莖枝數2.47-5.3枝/株,有效枝數2.1-4.13枝/株,實莢數6.5-14.9莢/株,實粒數11.43-23.97粒/株,莢長7.24-8.83cm,莢寬1.87-2.07cm,單株產量15.9-26.3g,單株干物重30.32-58.91g,收獲指數33.01-60.87%,單莢粒數1.6-1.84粒,百粒重141.13g。
產量表現:2013年平均畝產226.1kg,產量變幅為138.2-331kg,比對照云豆690(190.2 kg)增產18.87%,增產極顯著。較對照增產點次5個,為陸良、楚雄、大理、麗江、曲靖,增產點率為83.33%。2014年平均畝產278.3kg,產量變幅為237.7-351.1kg,比對照云豆690(223.8kg)增產24.35%,增產極顯著。較對照增產點次6個,為保山、陸良、麗江、麒麟、楚雄、嵩明,增產點次率為100%。2013-2014兩年平均畝產252.2kg,比對照云豆690(207.0 kg)增產21.84%。兩年較對照增產點次11個,增產點率為91.67%。在曲靖、玉溪、保山、楚雄等地生產示范,平均產量206.3kg-274.6kg,較對照增產10.18%-24.54%。
抗性鑒定:中抗銹病(MR)、中抗赤斑病(MR)、中抗褐斑病(MR)。
品質分析:水分12.5%,總糖6.12%,單寧0.23%,總淀粉27.16%,蛋白質29.6%。
品種主要缺陷:無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時間10月中旬,栽培密度1.2-2.5萬株/畝。
適宜區域:適宜在海拔1600-2200米的中高海拔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