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酉蕎9號
作物種類:蕎麥
品種來源:通過EMS誘變山西省農科院選育的品苦1號后選擇優良單株,按照系譜育種法,對優良單株進行株行種植、株系鑒定、品系鑒定和品種比較試驗,最后形成性狀穩定的優良群體。
申請者:西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種者:西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種人: 易澤林、周美亮、方小梅、張建、張凱旋、丁夢琦、阮仁武
特征特性:苦蕎栽培種,全生育期平均為74.5天,花期30d左右;株型半緊湊,平均株高105.6 cm;莖桿綠色,平均主莖分枝4.5個,主莖節數12.3節;葉片心形、綠色;傘狀花序,花淡綠色;籽粒灰色、心形,平均單株粒重4.71g,千粒重21.64g。蛋白質9.92%,淀粉55.7%,總黃酮150 mg/100g。田間表現整齊一致,無明顯病害,無倒伏現象,抗落粒性強。
產量表現:2021~2022年重慶市兩年區試平均產量147.6 kg/667m2,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1.1 %。
栽培要點:1.合理密植,開廂條播或犁溝點播,播種深度3cm左右。2.播量5~6kg/667m2,留苗8萬~10萬株/667m2。3.底肥尿素7.5 kg/667m2、過磷酸鈣25 kg/667m2、草木灰100kg/667m2(種、肥隔離,特別是尿素不能與種子混播),3~4片葉時,追肥尿素5~7.5kg/667m2。4.第一片真葉出現后間苗,中耕結合除草培土。5. 生長期間注意防治病蟲害,如高溫多雨季注意霜霉病,危害莖葉的白粉虱。6.當籽粒有70%左右成熟即時收獲。
適宜重慶市蕎麥生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