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絨花
作物種類:豌豆
品種來源:W09(58)-2/S3006雜交后代系選而成
申請者: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育種者: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育種人: 張繼君、杜成章、龍玨臣、王萍、張志良、武云霞、陳媛、王強、唐明雙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食賞兩用型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62天。平均株高53.0cm;扁化莖,單株分枝3.3個,半無葉;花序頂生,花白色;單株莢數18.0個,單莢粒數3.5粒,干籽粒百粒重19.6g。硬莢,鮮莢綠色,成熟莢淺黃色;種皮光滑、粒形圓,子葉黃色。經檢測,干籽粒蛋白質含量23.1%,淀粉含量47.7%
產量表現:2022~2023年重慶市豌豆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產量117.1kg/666.7m2,較對照較中秦1號增產3.6%。
栽培要點:
1.播期: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2.密度: 1.5~2.0萬株/666.7m2。3.肥水管理:足墑播種,播深3~5cm。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不需施肥,瘠薄地塊畝施過磷酸鈣30kg和氯化鉀10kg做底肥。4.草害防控:播種后立即噴施精異丙甲草胺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出苗后噴施精奎禾靈防治禾本科雜草。5.病蟲害防治:盛花期或發病初期,畝用70%托布津+75%百菌清(1:1000~1500倍液)或多菌靈1000~1500倍液噴施,每7~15天1次,連續噴藥3~4次防治黑斑病。用粉銹寧600~800倍液噴霧可有效防治豌豆白粉病、銹病。在豌豆初花期至盛花期畝用速滅殺丁20毫升兌水60kg噴霧毒殺豌豆象成蟲,7天后再噴1次。發蟲初期用2.5%功夫乳油,每間隔10天左右噴施1次,共噴5~7次防治潛葉蠅。6.收獲儲藏:4月下旬至5上旬收獲。根據豆莢的用途,豆莢壯粒程度靈活掌握采收日期,若以食青豆粒為主,在豆莢已充分鼓起,豆粒已達70%飽滿,豆莢剛要開始轉色時采收。若以食干豆粒為主,在絕大多數豆莢變黃但沒有開裂時,搶晴在上午進行采收,收獲后置于避雨通風處,放置7~10天,選擇晴天晾曬、脫粒,充分曬干后裝入壇內存放。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重慶市豌豆生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