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黔審蕓2016003號
品種來源: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在從墨西哥的蕓豆品種“YJ009779”的變異株中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3天。株高91.7厘米。植株直立,結莢習性有限,根系發達,莖桿粗壯,幼莖綠色,花色紫紅色,葉脈、小葉基部、幼莢均為綠色,成熟莢色為灰色,莢形短扁條型,莢質硬。主莖節數12.9節,單株莢數30.3個,莢長9.1厘米,莢粒數4.5粒,百粒重24.7克。粒型長方形,粒色黑色。抗病性強,抗倒性強。綜合性狀好。
產量表現:2014年貴州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7.4公斤,比對照英國紅增產49.55%;2015年貴州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82.9公斤,比對照增產37.82%。兩年平均畝產195.18公斤,比對照增產43.82%,8個點次全部增產,增產點率100%。2015年貴州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9.4公斤,比對照增產33.9%,增產點率100%。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籽粒飽滿、顏色一致、大小均勻、發芽力強、無機械損傷和無病蟲蛀食的種子。選擇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塊。2、合理輪作,避免重茬。3、播期與密度。一般播期在4月中、下旬。以地肥宜稀、地薄宜密為原則確定適宜密度,一般行距50厘米,窩距30~35厘米,每穴留苗2株,密度8000株/畝左右。4、合理施肥,在缺鋅或缺鉬的土壤中,花期葉面噴施1.5~2.0%的硫酸鋅或鉬酸銨溶液,增產效果將很明顯。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畢節市、安順市、遵義市、六盤水市種植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