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桂桑6號
審定編號:桂審桑2015002號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總站
品種來源:7862×桂誘94168。母本7862為二倍體品種(2n),從廣東省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引進。父本桂誘94168為四倍體品種(4n),利 “試11”(華南農業大學引進)與自選的“7722”( 臺灣青皮×倫109)優良株系雜交,對其F1植株小苗階段用秋水仙堿誘導其體細胞的染色體加倍培育而成。
特征特性:屬三倍體雜交桑。植株群體整齊,樹型高大、枝態直立、發條多,枝條高、中等粗、較直,皮色青灰色,節直,節距為3.9~5.3厘米、2/5葉序,皮孔橢圓或圓形、較小、中等密度,冬芽正三角形或長三角形、色灰黃、尖離、貼生均有,有副芽但不多。葉形為全葉闊心形,葉色深綠,較平展,葉尖短尾狀,少量為雙頭,葉緣齒為乳頭狀鋸齒、中等大小。葉面光滑、有波皺或無皺、光澤較強。葉多為平伸,柄較短、葉基淺心狀。葉片大而厚,葉長×葉幅可達30.2厘米×26.8厘米,單葉重10.9 克。梢端芽及幼葉棕綠色。90%植株開雌花。有冬眠期,在南寧市冬芽萌芽時間為1月初,生長期長,如水肥充足可長葉到11月底才盲頂收造。耐剪伐,適合摘片葉收獲,也適合全年條桑收獲;耐旱,耐高溫,適應性較強。
試驗表現:2013~2014年在南寧西鄉塘區、宜州、環江、柳城、那坡、昭平進行桑樹新品種的區域性試驗,投產當年桑葉平均畝產量2390.1 公斤,比對照沙2×倫109增產13.60%;投產第2年進入豐產期,桑葉平均畝產量3316.5 公斤,比對照沙2×倫109增產13.48%。葉質:春、夏、秋季3批次平均萬蠶繭層量平均為對照沙2×倫109的98.92%;百公斤葉產繭量夏葉比對照增產4.29%,春、夏、秋葉3批平均比對照沙2×倫109增產2.55%。對桑花葉病抗性:花葉病發病率為19.99%,抗性比對照提高14.27%。
栽培要點:1、采用種子繁殖。可以先播種育實生苗后移栽建園,也可直播成園。2、適宜密植和砍伐。畝栽4500~5500株,全年以采片葉為主的桑園每年夏伐和冬伐各1次,夏伐宜低刈或根刈,冬伐宜留長枝(留下半年生枝條高30~50厘米),促進冬芽早發快長、提高產量和葉質,還可防治花葉病。3、桑園要多施有機肥、及時追肥,促進枝繁葉茂,發揮豐產性能。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廣西桑樹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全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