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亞(認)2010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晉亞7號/US3295。試驗名稱“同亞11號”。
特征特性:生育期114天左右,屬中晚熟品種。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型緊湊,株高65.3cm,主莖分枝3.2個,花藍色,單株果數40個,單果粒數8粒左右,籽粒褐紅色,千粒重6.5g左右。抗倒性較好,抗逆性較強,后期返青現象較對照輕。
品質分析:內蒙古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中心檢測,粗脂肪(干基)40.6%,棕櫚酸6.46%,硬脂酸2.95%,油酸25.41%,亞油酸14.26%,亞麻酸50.88%。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山西省胡麻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88.6kg,比對照晉亞8號(下同)平均增產81.6%,試驗點9個,增產點8個,增產點率88.9%。其中2008年平均畝產100.0kg,比對照增產8.1%;2009年平均畝產79.5kg,比對照增產9.0%。
栽培要點:輪作以小麥、豆類、莜麥、馬鈴薯、玉米茬口為好。加強抗旱耕作措施,保墑蓄水。平川地區在4月中下旬播種,丘陵山區5月上旬播種。該品種分莖力較弱、注意適當加大播量,畝播量3-3.5kg。生育期間中耕兩次,苗期淺鋤,現蕾期深中耕。有條件地方可于現蕾期、花期澆水追肥,保證后期水肥需要。適時收獲,防止后期遇雨返青減產。
適宜區域:山西省胡麻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