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通蓖5號
選育單位:內蒙古通遼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通遼市農研所蓖麻研究室1988-1998年以哲LmAB3為母本,哲蓖2號為父本,經有性雜交,系譜法與集團選育法相結合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描述:
莖稈:莖桿綠色。
葉片:枝葉上沖型品種。
植株:株高199.2厘米,屬少分枝、大穗型,株型緊湊。
穗:主莖穗位63.9厘米,單株分枝數2-3個,單株成熟穗數3-5個,穗長20-90厘米。
蒴果:蒴果有刺。成熟時蒴果裂蒴性較好,田間損失量少。單株粒數427粒,百粒重28.7克,單株粒重117.1克。
品質:純仁率74.43%,籽實粗脂肪50.53%,籽仁含油率65.33%,蓖麻酸含量83.71%,籽粒含油率50.53%。
生育期:100天。
試驗情況:2000-2002年3年18點次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4.96kg,比哲蓖3號、哲蓖4號畝增產34.7kg和23.13kg,增產率分別為28.85%和17.55%。2001-2002年2年12點次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8.0kg,比哲蓖3號、哲蓖4號畝增24.4kg和22.2kg,增產率為18.3%和16.3%。
栽培技術要點:
土壤耕作與輪作:宜與糧食及其它作物實行3-4年的輪作,不宜重迎茬種植。通蓖5號宜在沿河平原區、甸子地上種植。要求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透氣性好,PH中性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并有排灌條件及深耕整地為基本條件。?
適時早播:選擇適宜的播種方法:在通遼地區適宜的播期為4月15日-25日期間。適宜的播種方法為溝種法:即深開溝、淺覆土的播種方法。也可采用玉米精播機播種:調整好株行距,采用單株距法播種。?
種植密植:通蓖5號以間種、套種、大小垅種植及地膜覆蓋栽培為宜。間種、套種及大小垅種植:小垅行距:60-70厘米,大垅行距,120-140厘米,株距50厘米左右,畝保苗1300株左右。?地膜覆蓋栽培:大垅雙行栽培方式:大垅行距120-140厘米,小垅(蓋膜雙行)行距60-70厘米,株距50-60厘米,畝保苗1200-1300株。普通種植方式:即等行距種植。行株距70×70厘米或80×60厘米,畝保苗1350-1400株。?
合理施肥:要求施足底肥,重視種肥,適時追肥,即每畝施1500-2000公斤優質農肥做底肥,10公斤磷酸二銨,3.5公斤尿素或25-30公斤復合肥做種肥,10-15公斤尿素做追肥。要求種子距化肥10厘米以上,化肥距植株根部10厘米以上,并深施10厘米。?
適時適量灌水:澆足底墑水,確保抓全苗,育壯苗;7月中旬至8月中旬,若降水不足,出現旱象要及時澆青、灌水定額每畝60立分米;8月下旬至9月初,如遇“秋吊”要淺澆一次水,灌水定額每畝40立方米。
加強田間管理:生育前期及時定苗,勤鏟勤趟,細鏟深趟。2片真葉時疏苗,4片真葉時定苗,去弱留壯,均勻留苗。結合間定苗,用小鋤松苗眼土,用大鋤鏟垅臺。?
適時收獲:當一穗上有50%左右的蒴果由綠變黃,轉褐,室間處呈黃白色時即可采收。收回的蒴果要薄攤晾曬,避免大堆霉捂,蒴果充分干燥后再行脫殼。
適應區域:適宜在我國東北蓖麻主產區:內蒙古東部、華北北部及東北地區推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