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通蓖6號
選育單位:通遼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1996年通遼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哲LmAB4為母本,以青塔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描述:
莖稈:莖桿綠色。
葉片:枝葉上沖。
蒴果:蒴果有刺,蒴果成熟時不裂蒴,不炸果,不落粒。。百粒重31.1克,單株粒重142.0克。粒色:灰底、褐紋。
植株:株型緊湊,株高195.7厘米。主莖穗位39.1厘米,分枝數3-5個,單株成熟果穗4-9個,單株粒數492粒
品質:純仁率77.73%,種子含油率50.81%,籽仁含油率65.37%,蓖麻酸含量80.14%。
生育期:91天。
病蟲發生情況:枯萎病病株率為0.0%-1.0%。
抗逆性:倒伏率0.0%-9.0%。
試驗情況:2000年區域試驗中,平均畝185.4kg,比哲蓖3號、哲蓖4號畝增63.1kg和50.1kg,增產率分別為53.1%和37.1%。2001年區域試驗中,平均畝產149.4kg,比哲蓖3號、4號畝增產42.0kg和32.4kg,增產率分別為39.7%和37.7%。2002年區域試驗中,平均206.4kg,比哲蓖3號、4號增產74.42kg和56.31kg,增產率分別為56.37%和39.67%。2001-2002年參加自治區蓖麻雜交種生產試驗,平均178.2kg,比哲蓖3號、4號畝增產45.39kg和43.13kg,增產率分別為33.4%和31.2%。
栽培技術要點:
土壤耕作及輪作:對土壤的選擇不嚴格。宜與糧食及其它作物實行3-4年的輪作,不宜重、迎茬種植。?
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及播種方法:通遼地區的適宜播期為4月15-25日之間。播種方法以溝種法或機械播種為宜。溝種法即深開溝、淺覆土的播種方法。?
合理施肥:做到因土、因產、因時施肥,并要施足底肥,重視種肥、適時追肥。一般以1500-2000公斤優質農肥作底肥,15公斤磷酸二銨,2.5公斤尿素或15-20公斤復合肥做種肥,10-15公斤尿素做追肥。注意:化肥距種子8-10厘米,距植株10厘米以上。?
合理密植:水肥條件較好的地行株距:70×70厘米,中等肥力地70×60厘米,肥力較差的旱薄地:60×60厘米或60×50厘米。?
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間定苗,勤鏟勤趟,出現旱象及時澆青。并適時收獲。
適應區域:適宜內蒙古東部、華北北部及東北地區蓖麻主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