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尹江勇
如火如荼的三夏麥收戰役已經結束,但在另外一個戰場上,圍繞優質小麥收購展開的爭奪正在進入白熱化狀態
7月25日,記者從糧食部門及一些糧貿加工企業了解到,受市場旺盛需求關系的影響,優質商品麥行情一路看漲,目前已高出普通麥和國家托市糧收購價格15%-20%,而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的唯一優質強筋型品種“鄭麥366”的表現顯得尤為突出。
在延津縣、安陽縣等地 ,“鄭麥366”收購價格不斷走高,已經從麥收時的2.20元/公斤上漲到2.50元/公斤左右,每公斤高出普通麥和國家托市糧收購價格5毛錢以上,突破了近年來我省大批量優質小麥收購的歷史最高點。
據省種子管理部門初步統計,今年“鄭麥366”省內外種植面積近2000萬畝,是國內種植面積最大的優質小麥品種,也是糧食現貨和期貨貿易及面粉加工的主打品種,已經成為推動我省優質專用小麥實現產業化發展的主力軍,也使河南成為全國優質強筋小麥的主要貨源地,正在引領我省由“產糧大省”向“糧食強省”轉變。
是什么原因,讓“鄭麥366”擁有如此出眾的表現?
高產穩產的優質小麥主力品種
“鄭麥366”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培育的新一代優質強筋型小麥品種,屬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成果。近年來,“鄭麥366”的推廣和產業化示范受到 “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的重點支持,并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十一五"優秀重大科技專項”。
去年12月,由我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農科院小麥研究中心副主任雷振生研究員主持選育并完成的“高產強筋矮稈抗病小麥新品種"鄭麥366"的選育及其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重大科技成果鑒定。以著名小麥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為首的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經濟效益顯著,其整體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優質強筋小麥配套栽培技術研究等部分內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雷振生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從保障糧食安全角度出發,對小麥新品種的高產穩產特性提出了高要求。與此同時,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企業對于優質專用小麥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我們是國內最早從事優質小麥育種的單位之一,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將優質豐產作為主要育種目標,正是由于我們起步早、制定的育種目標超前,技術、材料儲備豐富,才使得“鄭麥366”應運而生,較好地滿足了這兩方面的需要,集優質、高產及優良農藝性狀為一體,很快得到了市場和農戶的高度認可。”
據介紹,“鄭麥366”主要有以下幾項特點:
一是品質優良。據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優質強筋小麥品質標準,面包烘焙品質優良,且淀粉糊化特性好,面制品褐變程度低,面條加工品質佳,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面包和面條兼用型品種。
在農業部舉辦的全國小麥品質鑒評會上,“鄭麥366”綜合品質評價連續多年名列前茅,完全達到美國和加拿大小麥的品質。
二是高產穩產。三年來,“鄭麥366”在全省各地萬畝示范方的測產結果都在550公斤以上;千畝高產示范方的產量在600公斤以上,百畝超高產攻關田的產量在650公斤左右,均達到了高產創建有關指標要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和宣傳帶動作用。
三是綜合農藝性狀好。“鄭麥366”屬半冬性早熟品種,越冬抗寒性好,矮稈抗倒伏,高抗條銹和稈銹、中抗白粉、中感赤霉和紋枯病等,耐穗發芽,適應性廣泛。從近年來的示范結果看,“鄭麥366”在河南省各地和相鄰省份均表現出較好的豐產性和抗逆性。
2009年度,我省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旱,安陽滑縣千畝高產示范方實打驗收平均畝產達到676.2公斤,創造了我省優質小麥高產紀錄。
2010年6月6日,南陽方城縣百畝超高產攻關田在小麥普遍遭受低溫危害、南部地區發生較大病蟲害的情況下再次取得突破,實打驗收創造了688.7公斤的優質小麥畝產新紀錄 ……
由于“鄭麥366”的突出表現,使其在省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下,迅速得以大面積推廣應用。2010年度種植面積就已突破1000萬畝,其中僅河南省收獲面積就達到815萬畝,2011年達1100萬畝以上,占全省收購的優質強筋商品麥的60%以上,已連續兩年成為我省新一代小麥的第二大主導品種和優質強筋小麥的第一大品種。
增產增收效果顯著的惠農良種
在實際生產應用中,“鄭麥366”由于穩產高產和上佳的經濟性,很快受到種植戶、糧食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的歡迎,并得到了糧食期貨市場的青睞,近年來期貨交易合格率均達百分之百。
2010和2011兩個年度均出現“鄭麥366”搶購潮,糧食企業、面粉企業競相漲價,使“鄭麥366”的商品麥價格從2.00元/公斤左右攀升到2.50元/公斤左右,較普通小麥每公斤高出約0.5元,種植戶平均每畝增效200元以上。
今年麥收前夕,田里的麥苗還在灌漿期,已經成為糧食企業眼中的緊俏貨。5月15日,在新鄉延津舉行的產供銷銜接現場會上,今年全省成片連畝種植的約20億公斤“鄭麥366”被企業訂購一空。
“現在食品加工企業對專用小麥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大,中糧、新加坡益海集團等大型企業紛紛來我們這里投資設廠。” 安陽縣廣源農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吳章告訴記者,“我們現在跟各村簽訂種植"鄭麥366"的訂單,總數已經超過了50萬畝。”
在延津縣司寨鄉平陵村,村委會副主任張文明告訴記者:“我家5口人,10畝地,6月剛交售了10980斤小麥。2005年起,村里開始跟金粒麥業公司簽訂單種"鄭麥366",每畝凈收入一般在800元左右,抵得上種兩畝普通麥,還不愁銷路。”
河南金粒麥業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優質商品麥收購企業之一,副總經理周新福告訴記者:“優質麥價格一般高于普通麥10%~15%,現在"鄭麥366"收購價已經高于普通麥25%,這是市場供需關系的自然反映,也與國家鼓勵商品麥優質優價的政策相符合。其積極影響有二,一是農民受益,實現了增產增收;二是也為食品加工企業提供了穩定可靠、質量上乘的原料來源。”
實現優質小麥產業化的標桿品種
自身的極佳性狀,加上省重大科技專項的大力支持,使“鄭麥366”成為我省優質小麥成功實現產業化發展的標桿性品種。
在“鄭麥366”的推廣過程中,目前省農科院主要采取了“龍頭企業帶動型”和“專業組織帶動型”兩種產業化開發模式,實現了“科工貿、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1.“龍頭企業帶動型”的產業化開發模式
該模式的要點為:以糧食企業或面粉加工企業為主體,根據市場需求,通過中介組織與農民簽訂合同進行“訂單”生產,由企業負責收購及銷售。
河南金粒麥業有限公司在“鄭麥366”產業化開發方面采取了這種模式。金粒麥業2006年開始引種“鄭麥366”,并將收獲的小麥分發到全國各大面粉企業試用,根據試用效果,2007年以來每年安排10萬畝進行“訂單”生產,共收購4000萬公斤優質小麥,按近幾年每公斤對農民最低加價0.2元計算,農民每年直接增收800萬元,企業銷售利潤達到600多萬元。
2.“專業組織帶動型”的產業化開發模式
該模式的要點為:以專業組織為主體,通過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與農民簽訂合同進行“訂單”生產,在小麥生長期間,通過各種渠道與糧食企業或面粉加工企業聯系并簽訂收購合同。
安陽縣廣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鄭麥366”產業化開發方面就是采取的這種模式。2009年在安陽縣發展“鄭麥366”“訂單”面積20多萬畝。協會在麥收前與小麥收購企業簽訂了收購合同,對農民每公斤加價0.3元,20多萬畝收商品小麥8000萬公斤,農民直接增收2400萬元,合作社通過種子銷售及組織費獲得利潤100多萬元,同時,益海小麥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得到了所需的糧源,達到了三贏效果。
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產業化開發模式,一條聯結了種植戶、糧食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的我省優質小麥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有力的促進了我省優質小麥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產量確保糧食安全,品質才能體現價值。全國大型糧食企業和加工企業紛紛到我省建廠和收購糧食,不僅僅看中我省有糧源的保證,更看重的是我省有像“鄭麥366”等品質有保證的優質商品糧,不但可以替代進口小麥,節省外匯,節約成本,而且可以提升其產品質量,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預計“鄭麥366”年推廣面積可穩定在2000萬畝以上,每年可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0億元以上,將對我省及相鄰地區小麥種植結構調整以及面粉加工企業、食品行業提高產品檔次,改進產品質量,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保障國家糧食和食品安全,發揮出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