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農民報
一、選地、整地
選地勢較平坦、土層深厚、肥力中上、保水保肥能力強、田面坡度15度以下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后伏秋深耕滅茬,覆膜前淺耕施肥,并進行土壤消毒,然后劃行、起壟、覆膜。
二、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根據基地地力、土壤肥力、目標產量確定施肥量。按800公斤配肥,結合整地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25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8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硫酸鋅2公斤。
三、品種選擇
選擇株型緊湊、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品質優良、增產潛力大的雜交玉米品種。在低海拔、熱量條件好的區域,選用中晚熟品種。對于地下害蟲、瘤黑粉病嚴重的地塊,播前應再次進行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用50%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重量0.1%~0.2%拌種;防治瘤黑粉病等病害,用20%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乳油150~200克加水1.5~2.5公斤,拌種50公斤。
四、開溝覆膜播種
4月中旬趁墑覆膜,采用110厘米帶型,小壟寬40厘米、高15厘米,大壟寬70厘米、高10厘米,大、小壟中間為播種溝。起壟后用1200×0.008毫米的地膜全地面覆蓋,地膜接茬在大壟中間,第1幅膜與第2幅膜搭接5厘米,用土壓實,每隔5米壓一土帶,以防被風刮起。
五、田間管理
破土引苗:在春旱時期遇雨覆土容易形成板結,導致幼苗出土困難,使出苗參差不齊或缺苗,所以在播后出苗時要破土引苗。
查苗補苗:在苗期要隨時到田間調查,發現缺苗斷壟要及時移栽,在缺苗處補苗后,澆少量水,然后用細濕土封住孔眼。
間苗定苗:間苗定苗的目標是幼苗生長健壯,群體結構合理。要早間晚定,間苗宜在2~3葉時進行,間去病、弱、雜苗,保留生長整齊一致的壯苗。幼苗達到4~5葉時,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
防病防蟲:要注意防治玉米頂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病蟲害。
防衰增重:若發現植株發黃等缺肥癥狀時,追施增粒肥,一般以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為宜,以延長葉片功能,促進光合作用。
六、收獲
當玉米苞葉變黃,葉色變淡,籽粒變硬,有光澤,而莖桿仍呈青綠色,水分含量在70%以上時及時收獲。果穗收獲后應搭架或入場晾曬,以防籽粒受潮霉變,待充分干燥,水分降至13%以后脫粒貯藏或銷售。特別注意的是,要及時清除回收殘膜,深耕耙耱整地,以便來年再種。(清水縣紅堡鎮農業中心張文芳)
作者:清水縣紅堡鎮農業中心張文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