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7月22日電(記者趙倩 何晨陽)2011年中國馬鈴薯大會于7月20日至22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召開。農業部黨組成員朱保成表示,中國馬鈴薯產業已成為許多地方,特別是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支點、高效農業的樣板和現代農業建設的亮點,“小土豆”已初步做成“大產業”。
目前,中國馬鈴薯產業快速發展,種植面積和鮮薯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產業鏈條逐步拓展,經濟效益穩步提升。
2010年,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與產量分別達到7808萬畝和8154萬噸,較前幾年大幅度增加。馬鈴薯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國馬鈴薯加工企業已經發展到約5000家,其中規模化深加工企業約150家,全國精淀粉年加工能力200萬噸左右,全粉10多萬噸,薯片薯條25萬噸左右。
據悉,2010年,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500萬畝的省(區、市)有內蒙古、貴州、甘肅、四川、云南、重慶,總種植面積達5065萬畝,占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的65%。
朱保成說,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4000萬元資金,支持建設200個馬鈴薯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通過集成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據專家嚴格測產驗收,2010年,全國馬鈴薯萬畝示范片畝產超過3000公斤的有54個,部分示范片畝產超過4100公斤。
據了解,多年來,農業部先后通過實施種子工程、農業科技引進與創新和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在全國建立了一批馬鈴薯改良中心、脫毒中心和快繁基地,目前微型薯年生產能力10億粒左右,脫毒種薯應用率25%左右,已育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320多個,其中大面積推廣的品種有90多個。
作者:趙倩 何晨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