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局說,轉基因糧食須標注,但株洲暫未發現
(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趙孟 實習生 劉菁)
調查:部分食用油對轉基因情況做了標注
近日,市民魏先生向本報反映,在超市銷售的實用大豆油上,都標志了“非轉基因”或“轉基因”的字樣,但與此同時,銷售的大豆卻沒有標志是否為轉基因產品。“既然加工出來的油都作了標注,怎么原材料不作標注呢?”他認為,有轉基因的大豆油,就應該有轉基因的大豆。而這種顧慮,讓他選購商品時多了一些猶豫。
昨日,記者走訪了“株百”、“天元”、“家樂福”等多家大型超市和一些糧油市場,發現“金健”、“金龍魚”、“山潤”等食用油包裝上,如果原材料中不含轉基因成分,都在顯著位置作有明顯標注;而在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用油中,也在相應位置作了說明。
記者看到,一種4.5升的金龍魚實用調和油上,在正前位置貼有“非轉基因 物理壓榨”的字樣,而在金健實用調和油的一個型號上,其側面也有“加工原材料為轉基因大豆”的說明。 但與此同時,大米、玉米、大豆等糧食類商品卻沒有此類標注。記者向超市工作員咨詢,對方稱也不了解。
總體來看,市面上的非轉基因食用油占多數。而從價格上看,轉基因的食用油要比非轉基因的明顯偏低。超市工作人員說,大多數市民并不知道“轉基因”為何物,普遍選擇價格較低的食用油。
而市民魏先生告訴記者,他一向只購買非轉基因的食用油,原因是“看了電視中許多專家對轉基因食物是否安全的討論,一直不放心”。據記者了解,類似魏先生一樣心存顧慮的市民也有一部分。“對于不確定的東西,還是謹慎為好”---是這些市民普遍的觀點,但從交談中記者發現,他們對于轉基因食品的認識并不深。
市農業局:株洲尚未發現轉基因糧食
那么,糧食類商品究竟是否應該對其轉基因情況做標注說明?市面上又是否有轉基因糧食在銷售呢?
市農業局科教科科長尹小平告訴記者,根據2001年國務院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對轉基因商品實行“強制標注,自愿選項”則的管理原則。凡屬于轉基因食品,必須得注明“轉基因”類的字樣。目前,全球共標準了24種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其中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等。
記者同時獲知,2009年8月,農業部為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種和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種頒發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但尚未批準商業化種植。此前一些媒體報道的市面上的轉基因糧食,都是從實驗室秘密流出來的種子,經由一些生產商非法生產銷售。
科普作家方舟子:我一直吃轉基因食物
而長期關注轉基因問題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告訴記者,在歐洲等國家,政府也要求對轉基因糧食做出明確標識,但在美國和加拿大,政府并未要求對轉基因糧食做特殊標識,許多市民都在食用。
對于目前反對轉基因的觀點,方舟子分析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缺乏科學判斷,常被謠言迷惑的“無知派”;另一種是出于同行競爭,惡意詆毀轉基因“行業派”;最后一種是帶有某種政治目的,虛張聲勢的“杞人憂天派”。
而對于許多流傳在網絡上的“反轉實驗”,方舟子認為“多半經不起推敲”,而據他說自己也一直在吃轉基因食物。
雖然這些解釋并未完全消除市民疑慮,但尹小平告訴記者,目前株洲市面上并未發現轉基因糧食,市民盡可放心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