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新疆康地種業被指代理銷售公司 自研品種僅占比20%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6-16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38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楊顥

  由種業新政推動的上市熱潮中,來自新疆的康地種業正有望拔得頭籌---6月17日,其首發申請將在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中進行審核。

  此前,在國務院4月份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了種業國家戰略地位,提出打造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現代農作物種業集團。

  不過,康地種業招股說明書表明,這家“新疆首批高新技術企業和新疆地區最大的種子企業”,目前銷售收入的絕大部分,依靠代理經營外資公司產品。

  “這其實只能算是一家‘銷售公司’,目前國內很多種業公司都是這種經營模式。”一位長期關注種業的分析師說。

  “銷售公司”康地種業

  代理銷售的外資產品比例非常之高

  康地種業前身為新疆康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于1999年12月,是兵團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下屬的全資子公司。2009年3月31日,整體變更為康地股份。

  康地種業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經營雜交玉米種子、雜交油葵食葵種子、甜菜種子及棉花種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康地種業將自己的經營模式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自主創新,二是特許生產銷售,三是獨家銷售代理業務。

  “銷售代理”是指公司從國際知名種業公司引進優良商品種直接銷售推廣,“特許生產銷售”是指從國內外育種機構獲得特許生產資格后,通過合同獲得親本種子,繁育、加工后制成商品種后對外銷售推廣;“自主研發”指公司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然后經繁育、加工制成商品種后對外銷售。

  在招股說明書中,康地種業在“公司競爭優勢”一項中,所列的首先便是“科研育種優勢”。

  康地種業表示,品種審定是種業公司科研成果的主要體現,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審定(認定)的新品種41個,其中自育品種審定的數量達到30個。

  康地種業坦言,前述30個的審定品種為公司自己研發。審定一般分為農業部審定和各省審定,而這30個品種“大部分”都是在各省審定。

  而公司所擁有的植物新品種為2個。在種業中,所謂的專利也就是指植物新品種。康地種業的這兩個品種中,一為玉米,一為棉花。后者正是康地種業正計劃逐步退出的市場。

  此外,康地種業還取得了美國道化學集團所屬勝利公司、德國KWS 公司等眾多外資種業公司在向日葵作物(包括油葵和食葵)、甜菜、玉米等部分品種的獨家、特許代理或特許生產銷售權。

  2010年,盡管康地種業聲稱自己擁有30個自主研發的審定品種,但這些品種在公司銷售收入中所占比例極少,僅為20.77%。相反,代理銷售的外資產品比例卻非常之高。

  具體而言,在玉米領域,康地種業的銷售收入為7812.04萬元,這其中代理業務的銷售額為5404.87萬元,占比近70%;在油葵領域,康地種業的銷售收入為4978.32萬元,其中代理業務為4635.10萬元,占比93.1%;在甜菜領域,康地的銷售收入為3296.04萬元,其中代理也同為3296.04萬元,占比100%。

  而康地種業在招股說明書中稱,“經營的五大作物中的油葵種子和甜菜種子市場銷售量在報告期內位居市場第一位”。康地還表示,公司已經明確以玉米種子為主發展戰略。為此,康地與KWS公司在此前特許代理銷售的合作后,進一步成立了合資公司。

  前述分析師告訴記者,在圈內,康地的名氣并不大。盡管其表示在油葵種子和甜菜種子市場中占第一,但這兩個品種其實都是小品種。這也是康地后來戰略調整轉向玉米的目的。

  尷尬的國內種業

  通過代理業務引進新品種,將是國內種子企業自主業務的重要支撐

  對于長期依賴于外資品種的代理銷售業務,康地也并不回避。

  在招股說明書中,康地種業明確表示,受國內企業自主研發育種起步較晚等因素限制,國內市場絕大多數新品種由國內科研院所和國外種子公司培育出來,由于種子有一定的市場生命周期,國內種子企業單純依靠自主研發品種存在研發周期過長的風險。

  而國內種子企業依靠銷售網絡和服務優勢,通過特許生產銷售或代理銷售國內外的優良品種,一方面可降低研發周期過長的風險;另一方面可為處于成長期的自主研發,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并建立起銷售網絡。

  “由于種子行業的特性(新品種研發周期長、費用大等因素),在目前甚至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通過特許和代理業務引進新品種,都將是國內種子企業自主業務的重要支撐。”康地種業稱。

  前述分析師也表示,康地這樣的經營現狀在國內很常見。但現有種業上市公司中,仍以自主研發為主。

  不過,玉米專家佟屏亞曾指出,目前兩家上市公司敦煌種業和登海種業,其利潤也主要來源于與先鋒合作生產和銷售其玉米種子先玉335。“2010年敦煌-先鋒為母公司貢獻凈利潤1.80億元,為股票搶眼起到助推作用。登海-先鋒為母公司貢獻凈利潤1.49億元,拯救‘超級玉米’黃淮海折戟沉沙‘覆船’之危。”

  而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正是此次種業改革的主要方向。

  盡管康地種業代表了目前種業的集體困境,但種業改革的熱潮仍讓其成為資金眼中的“香饃饃”。高新投資下屬的高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早已經潛伏其中。2008年12月份,高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北京天圖興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新疆紐康美農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出資6588萬元,共持有康地種業49%的股份。

  康地種業則表示,公司募集資金擬投資于育種工程及育種研究中心建設項目、五一農場種子加工廠技改及配套制種建設項目和其他營運資金。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