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陜西省發布《2011年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5-15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570
 

來源:陜西省農業廳辦公室

    按照《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優化結構、改善品質”為出發點,按照“全面覆蓋、整體推進、因地制宜、補貼農民”的思路,實行小麥玉米水稻棉花油菜良種補貼,鼓勵農民使用優良品種,加快優質良種推廣步伐,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目標任務

    (一)通過實施良種補貼項目,確保今年全省小麥面積穩定在1700萬畝,玉米面積穩定在1800萬畝,水稻面積穩定在200萬畝,棉花面積穩定在90萬畝,油菜面積穩定在270萬畝。

    (二)通過良種良法配套推廣,使小麥、玉米、水稻、棉花、油菜平均單產提高3%以上,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品質進一步改善。

    (三)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強產銷銜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提高訂單生產率,爭取商品率達到50%以上。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品種擇優的原則。由省農業廳組織專家考查論證,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品種布局指導意見,合理確定主導品種,優先選擇生態適應性好、符合生產需要、市場前景較好的合法品種。  

    (二)堅持公開推介的原則。主導品種確定后,省農業廳通過多種媒體向社會發布,嚴禁省級以下農業部門進行品種推介活動。

    (三)堅持農民自愿的原則。各級農業部門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根據品質優先、市場需求和生產需要,積極引導農民選擇使用推介的良種,不得采取強制手段干預農民自愿選種。

    四、實施規模及補貼標準

    (一)補貼范圍:小麥、水稻、玉米、棉花在全省所有種植區實行良種補貼全覆蓋(扶風縣包含省農牧良種場、涇陽縣包含省棉花原種場);對漢中、安康兩市油菜實行良種補貼全覆蓋。

    (二)補貼對象:對生產中使用農作物良種的農民(含農場職工)給予補貼。

    (三)補貼標準:水稻、棉花15元/畝;小麥、玉米、油菜10元/畝。

    (四)補貼方式:玉米、水稻、棉花、油菜采取現金直接補貼方式,實行良種推介、群眾自愿購種。小麥原則上實行差價購種補貼方式,各設區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也可采用現金直接補貼方式。

    2011年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僅指本方案所含農作物)繼續實行預撥制,補貼資金將根據當年實際種植面積于下年進行結算。

    五、方法程序

    (一)推介主導品種

    依據省農業廳下發的《2011年全省春夏播農作物品種布局指導意見》和《2011年全省秋播農作物品種布局指導意見》中確定的小麥、玉米、水稻、棉花、油菜品種為主導品種,通過有關媒體向社會發布,積極引導農民選擇使用推介的優良品種。

    (二)落實種植面積

    首先由農戶據實向村委會申報種植面積和品種。由村委會登記、核實、公示(公示日期不得少于7天)后上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匯總審核后,將種植面積和品種上報縣農業、財政部門。縣農業局、縣財政局匯總核實后,以文件形式(含電子文本)報市農業局、市財政局,并由各市匯總后統一以文件形式(含電子文本)報省農業廳、省財政廳。

    (三)時限要求

    玉米、水稻、棉花時限要求

    1、各行政村于7月底前完成公示工作,并由鄉鎮統一將統計表報縣農業局、縣財政局。

    2、縣農業局、縣財政局于8月底前完成核查工作,并將工作總結及統計表上報到市農業局、市財政局。

    3、9月底前,市農業局、市財政局完成核查工作,將工作總結及分縣統計匯總表上報省農業廳、省財政廳。

    小麥、油菜時限要求

    1、各行政村于10月中旬完成公示工作,并由鄉鎮統一將統計表報縣農業局、縣財政局。

    2、縣農業局、縣財政局于10月底前完成核查工作,并將工作總結及統計表上報到市農業局、市財政局。

    3、11月上旬,市農業局、市財政局完成核查工作,將工作總結及分縣統計匯總表上報省農業廳、省財政廳。

    (四)資金兌付

    市、縣兩級農業、財政部門完成審核工作后,由縣財政部門依據核定的良種補貼面積村級分戶統計表將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一折通)撥付給農民。資金兌付務必在作物播種結束一月內完成。

    六、保障措施

    (一)省、市、縣三級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省上成立由省農業廳主管廳長任組長,省農業廳、財政廳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的落實和組織協調工作,同時,設立項目實施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種子管理站),負責項目日常工作;成立由農業技術推廣、種子管理、科研、教學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項目技術指導小組,負責技術指導。

    各市農、財兩局都要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項目聯合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要向各區縣派駐督查組,明確人員,實行分縣包干,全程督促良種補貼執行情況。督查組人員名單報省農、財兩廳,并抄送省種子管理站。各縣區農、財兩局也要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并向各鄉鎮派駐督察組,同鄉鎮的主要行政領導一同負責各鄉鎮的良種補貼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二)強化協調配合,層層部署落實責任。各級要高度重視良種補貼項目,切實把該項目作為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強大合力,推動項目順利實施。一是各市、縣(區)農業、財政部門要按照分配的計劃任務,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層層做好部署和責任落實;二是各行政村要據實統計農戶的種植面積并按時上報,市、縣兩級農業、財政部門對上報情況認真審核,確保補貼資金及時準確兌付;三是各縣技術指導小組根據各品種的特性,結合當地不同生態區域制定出統一的豐產栽培技術要點,由各供種企業按需求量印制并在供種時一并發給農戶,也可以通過其他形式進行宣傳。

    (三)強化資金管理,加強監督檢查。項目資金要專款專用,切實按照國家規定嚴格使用。任何地方、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虛報良種補貼面積,不得套取、擠占、挪用、抵扣補貼資金。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安排所需工作經費,解決同級農業部門因品種推介展示、補貼面積核實、補貼資金發放、補貼檔案建立和項目實施監督檢查等管理支出,嚴禁擠占挪用中央下撥的補貼資金;省級財政部門和農業部門要對各地項目落實情況,資金兌付、技術服務、質量保障等情況進行檢查或抽查,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四)建立情況報告交流制度。各市、縣(區)農業、財政部門要及時總結上報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以便在全省范圍內宣傳推廣,推動面上工作開展。要及時研究處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重大問題要及時上報。

    (五)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各級種子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種子質量的監管工作,確保生產用種安全,堅決打擊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做好良種市場供應,防止假冒偽劣種子進入生產領域,切實保障種子供應市場渠道暢通、規范有序。省、市、縣三級分別要公布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省農業廳監督舉報電話:029-87332789。

    (六)加強宣傳引導。各級農業部門要利用電視、報刊等多種媒體向廣大農民群眾、基層干部宣傳良種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群眾對農作物良種的認識,充分調動農民使用優良品種、發展糧棉生產的積極性, 使國家的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使好的品種得到及時推廣應用。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