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吉林日報
“種子、化肥都備足了,今年要大干一場。”惠發街道周家村農民李佳良信心十足,他正在往自家庫房里搬運種業公司送來的種子。農資充足,農民積極性高,德惠市掀起備耕熱潮。
讓李佳良感到方便的還有“大篷車”,這是近年來德惠市場新興的備耕農資銷售模式。根據農民需要的品牌,第一時間送貨上門,并提供技術指導、信息咨詢、試驗示范等“一站式、零距離、全方位”服務。“打個電話,良種好肥就能送到家門口。”
為確保農民購買放心農資產品,全市加大力度從嚴規范農資銷售市場,調整種子聯保業戶的質量保證金額度,由過去的25萬元,提高到了50萬元。對無證經營或者違法經營的行為,一方面進行嚴厲打擊,一方面號召農民舉報,保障農資銷售市場安全、有序、健康發展。
另據介紹,自去年秋季開始,全市出現了學習科學種田熱。市農業部門積極開展冬春農業科技大培訓活動,大力推廣生物防螟、測土施肥、農田滅鼠等重大增產增效技術,全市共培訓農民21.2萬人次,科技培訓受益率達到95%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先進適用技術入戶到田率達到90%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3%。(田勝華 記者王文輝)











![[人民日報] 我國篩選出耐鹽堿種質資源1100多份](http://518pifa.cn/file/upload/202411/08/092303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