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月8日電(記者 熊紅明)2010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1月7日揭曉,經過25年苦心探索的“廣西三號、五號無籽西瓜品種選育及應用推廣”成果摘下特別貢獻獎桂冠,獲得百萬元大獎。
廣西是我國最大的無籽西瓜出口基地,每年種植無籽西瓜超過38萬畝,年出口量占全國76%以上。1965年,廣西率先從國外引進無籽西瓜進行研究性試種,但制種采種量低、種子出芽率、育苗成苗率低、產量質量不穩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無籽西瓜在我國的推廣。
“廣西三號、五號無籽西瓜品種選育及應用推廣”項目負責人,廣西農業科學院園藝所所長李文信介紹,1984年,廣西農業科學院技術人員開始著手研發新一代無籽西瓜品種選育及應用推廣技術,經過25年的不懈努力,“廣西三號”、“廣西五號”無籽西瓜因采用多元雜交技術,優良性狀基因互補性強,克服了之前無籽西瓜抗病性弱,制種率出芽率成苗率低,產量和質量容易受天氣影響等難題,成為世界上少有的良種無籽西瓜。
“之前一畝地僅能制種3.5公斤,現在能超過9公斤。新一代無籽西瓜的出芽率和育苗成苗率也由原來的不到60%,提高到現在的95%。”李文信說,目前全國已經有19個省區市種植了“廣西三號”、“廣西五號”無籽西瓜,種植面積超過300萬畝。廣西無籽西瓜還促進了農民增收,2010年,廣西新型無籽西瓜每畝產值超過1.3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