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魏東 隋潔 王祥峰
本報訊 (記者魏東 通訊員隋潔王祥峰)日前,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棉花中心選育的紅花標記抗蟲雜交棉新品種---魯05H9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不僅開創了我國棉花紅花性狀標記育種的先河,在世界上也尚屬首例。專家稱,紅花標記為轉基因抗蟲雜交棉帶上了“防偽標簽”。
據魯05H9紅花標記抗蟲棉的育成人王留明研究員介紹,該品種的研究歷經12年,通過遠緣雜交,將野生比克氏棉的HB紅花性狀轉移到栽培抗蟲雜交棉上培育而成的。該新品種開粉紅色花,花瓣底部有紫紅色大基斑,盛花期時棉田一片粉紅,沒有其他雜色花。而目前我國種植的其他棉花品種都是開乳白色或淺黃色花,只有在授粉后才變為紅色,且無基斑或基斑不明顯,因此無論是從單株還是棉田來看,都會出現紅白花混雜現象。紅花標記的現象特征讓帶這種標記的轉基因雜交棉與普通棉花很容易區分,把雜交棉真偽的鑒別權交給了棉農,更利于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棉農利益。
魯05H9利用紅花作為標記性狀,研究選配出的母本和父本都攜帶Bt殺蟲基因的高優勢品種間雜交種。在高產、優質、多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可能的質量性狀標記,不僅能明顯提高新品種的商品與應用價值,也便于解決種子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問題。
據了解,在國家棉花新品種區域試驗中,魯05H9表現出比同類品種的明顯增產優勢。黃河流域雜交棉區兩年區試,平均每畝產籽棉、皮棉分別為247.8公斤和102.0公斤,分別比對照魯棉研15號增產9.5%和9.6%,居同組參試品種第1位。該品種具有出苗好、全生育期長勢強、耐枯萎病、黃萎病,高抗棉鈴蟲等特點,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