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我市小麥生產用種混雜退化問題,提升小麥籽種產業及糧食生產水平,美化農田景觀,2009-2010年度,我市啟動了“北京市小麥品種更新換代工程”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引導農民正確選用良種,全面實現小麥品種更新換代,提出今秋小麥種子工作意見:
一、因地制宜推廣新品種,優化品種布局
近幾年,我市審定推廣了一批綜合性狀優良的小麥新品種,這些品種分別適宜我市不同的地力水平及栽培管理條件,各區縣要結合本地區生產條件,積極推廣新品種,實現小麥品種更新換代。高肥及中上等肥力地塊可選擇豐產型品種“京9843”、“農大211”、“中麥175”、“京冬12”等;水澆條件較差的地塊可選擇節水型品種“農大3432”、“中麥12”等;種植優質品種地區除選擇“京9428”外,應擴大“煙農19”、“中優206”等新品種的種植面積。
各區、縣種子部門應因地制宜地及早制定小麥品種布局計劃,在選用品種上既要避免品種單一又要防止品種過多,每區、縣以5-6個品種為宜,每村以1-2個品種為宜。合理進行品種搭配,作到早、中熟品種適當搭配,以免成熟期過分集中,不利安排收割;紅粒品種、白粒品種適當搭配(一般情況下紅粒品種較白粒品種抗穗發芽),減少成熟期遇連陰雨天氣穗發芽造成的損失。
二、確保種子數量及質量,引導農民選用良種
為確保“北京市小麥品種更新換代工程”的順利實施,今年,市種子管理站組織區(縣)種子管理站及種子企業安排了6萬余畝小麥新品種繁殖田,保種數量約750萬公斤左右。各區縣種子管理部門及種子企業要及時對本地區、本單位小麥種子質量進行檢查,根據各品種發展面積,積極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小麥種子數量及質量。種子數量不足的,應及早做好種子調劑工作,優先將質量好的種子供應給本市。
有條件的區縣制定相關良種補貼政策及管理措施,鼓勵農民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優良品種種子,提高良種覆蓋率,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作用,提高生產效益。
三、開展展示示范工作,促進新品種推廣
各區縣種子管理部門要堅持試驗、示范、推廣的原則,積極組織新品種展示示范工作。對于區域試驗中表現突出的苗頭品種,重點安排展示;對于最新通過北京市和國家審定的新品種,進行新品種及配套技術示范;對于生產示范表現優異的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展示、示范要注重實效,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展示示范田樹立標牌,全生育期對外開放,并在關鍵時期組織有關領導、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種子企業、鄉鎮科技人員、種植大戶等對展示、示范的品種進行現場觀摩,促進新品種的推廣。
四、加強良繁體系建設,促進種業發展
在今年工作基礎上,各區縣要進一步加強小麥良繁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基礎較好小麥種子生產基地,安排好原種及良種繁殖。繁殖品種以更新換代的品種為主,繁殖面積根據本地需求及外銷數量適當安排。在種子生產的整個過程中,把好各個環節,避免機械混雜,確保種子質量。
種子企業在確保本市小麥生產用種的基礎上,拓寬良種銷售范圍,增加外銷數量,以優質的種子和優質的服務,占領北部冬麥區小麥籽種市場,強化京郊在北部冬麥區的小麥良種繁育基地的地位,提高我市小麥生產效益,促進籽種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