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經濟日報 周占
內容摘要: 據報道,甘肅省山丹縣金粒種業有限公司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取得明顯成效,他們培育的“金張掖”系列大豆新品種畝產量達到436.8公斤,深受當地農民歡迎。近年來,我國大豆產業發展迅速,一方面播種面積不斷擴大,特色化、專業化趨勢更加明顯;另一方面大豆新品種、新技術的加快推廣,進一步提高了優質大豆單產。
據報道,甘肅省山丹縣金粒種業有限公司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取得明顯成效,他們培育的“金張掖”系列大豆新品種畝產量達到436.8公斤,深受當地農民歡迎。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對高品質植物蛋白的需求逐年增加。近年來,我國大豆產業發展迅速,一方面播種面積不斷擴大,特色化、專業化趨勢更加明顯;另一方面大豆新品種、新技術的加快推廣,進一步提高了優質大豆單產。有些地區不少品種的單產和含油率,目前已經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種植規模相對較小,機械化、標準化程度比較低,大豆種植成本仍居高不下。針對這一情況,亟需采取綜合措施,進一步調動農民科學種田的積極性,充分依靠農業科技進步,推動大豆產業快速發展。
首先,要著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增加油料作物“種子工程”等項目資金投入,加快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擇優支持油料品種培育與產業化,推動優質油料新品種繁育及其產業化示范工程建設;加快高產、優質、高效、多抗的新品種培育,加強相關配套技術集成創新,加快建設油料作物育種技術平臺和新品種產業化基地。其次,要加快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廣,加大農業科技入戶項目對油料主產區的支持力度,積極推廣油料重大技術和優良新品種;重點推廣高油大豆新品種,分品種建立高產示范展示區,實現良種良法相配套。
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提高生產機械化水平,堅持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積極支持油料播種、收獲機械研究和開發,結合機械作業調整油料品種選育目標,推進油料生產機械化,切實解決油料生產勞動強度大、費工費時的問題,逐步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資金規模,支持發展油料生產機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