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農業網
12月10日,上海市科委組織專家組對上海農業生物基因中心主持的《水稻重要抗旱基因功能分析與種質創新研究》項目進行了驗收。該項目在前期對水稻第4染色體抗旱QTL目標區段內抗旱相關基因表達譜分析基礎上,克隆獲得了9個抗旱候選基因;對3個水稻抗旱相關基因OsI17,OsI2和OsRINGzf,進行了初步的功能研究,表明這三個基因對提高水稻的抗旱性具有一定的作用;通過生物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培育節水抗旱稻新種質滬旱2B,滬旱3B,等22份,二個節水抗旱不育系(滬旱11和滬旱2A)通過專家田間鑒定;以滬旱11A和滬旱2A為母本選育的優良雜交抗旱稻旱優8號和旱優113進入省級區試;利用MAS技術獲得了攜帶IRAT109第4號染色體上抗旱QTL區段的3個新恢復系。
本研究通過對水稻抗旱QTL區段的分析,克隆獲得水稻抗旱候選基因,為將基因應用于育種提供依據;將抗旱基因、分子標記、轉基因植株及已獲得的不育系與恢復系的導入系材料等應用于育種,進行節水抗旱稻新種質的培育,為開展抗旱研究和育種提供了寶貴的種質資源;抗旱候選基因可供分析參與干旱響應的代謝途徑及影響的相關性狀,增進對抗旱分子機理的理解。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已全面完成了課題合同中規定的考核指標,同意通過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