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1、覆蓋。油菜田覆蓋作物秸稈,具有保墑、保溫、抑制雜草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以及提高產量的一系列作用。到油菜收獲時秸稈已經腐爛,翻壓入土作下茬基肥,每年堅持,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具體方法:在寒流到來之前(一般在12月中旬)每畝用鍘碎的秸稈、碎草、草木灰等150~250公斤均勻覆蓋在油菜行間,以草不蓋苗,地不露土為宜。具有很好的防凍效果。
2、培土。油菜縮頸段是越冬期營養物質的重要貯存場所,暴露外面,當遇到強寒流容易遭受凍害而死亡。壅根培土具有保墑防凍的作用,能夠有效地預防寒流侵害,還可以防止后期倒伏,是油菜安全越冬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12月中、下旬通過中耕的措施進行培土壅根。
3、追肥。追施臘肥能夠提高土壤溫度,提高油菜抗寒能力,又能使一部分肥料臘施春用,使油菜春后早發穩長。尤其是由于遲播遲栽生長慢、苗體小、抗寒能力差的油菜,更要早施、重施臘肥。臘肥以有機肥料為主,一般畝施人畜糞600~800公斤,尿素5~6公斤于12月中、下旬,結合中耕培土將肥料施于油菜根部,可先追肥,再中耕壅根培土,以減少肥料流失。
4、化控。對播栽早、長勢旺、有徒長趨勢的油菜田在12月中、下旬噴施多效唑,具有控制旺長和預防凍害的作用,有利于油菜安全越冬。一般每畝用15%的多效唑80--100克對水40公斤噴施。已出現早薹的要及早摘除,摘苔宜選晴天進行,摘去生長點(豆粒大)即可,并追施適量速效肥,抑制主莖生長,促進分枝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