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在新華社31個分社的配合下,2009百姓經濟生活調查采用入戶和攔截訪問的方式,圍繞城鄉百姓經濟生活熱點進行了更具貼近性、內容更豐富的調查。考慮到城市和農村居民的不同的經濟生活特點,本調查設計了城市、農村兩版有針對性的問卷。現將農村居民經濟生活熱點調查結果梳理如下:
本次農村居民經濟生活熱點調查的樣本結構:男性占56.0%,女性占44.0%;年齡在18歲以下的占2.6%,18-25歲的占12.5%,26- 35歲的占26 .8%,36- 50歲的占37 .2%,51- 60歲的占13 .5%,61歲以上的占3 .7%;家庭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比4 .2%,1001-3000元占比10 .5%,3001-5000元占比10 .2%,5001-10000元占比20.5%,10001-20000元占比25.7%,20000元以上占比21.2%。
一、農村居民對金融危機的認知
近2成的城市居民比較了解金融危機;但對于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僅有2.8%的受訪農民表示非常了解,絕大多數只是知道一點,更有17.5%的受訪農民表示對相關措施“一點也不知道”。
二、農村居民經濟生活基本問題
1、收入:家庭年收入有所增加
過去一年中,36.6%的受訪者家庭收入有所增加,31.1%的家庭收入有所減少,另有32.9%受訪者表示,家庭收入在過去一年中和以前相比沒有變化。
2、支出:供子女上學和日常生活消費是最大的兩項開支
調查中,55.9%的受訪者認為過去一年中,家庭支出最主要的方面是日常生活開支(如穿衣吃飯等),55.3%認為是子女上學,此外,看病、購買農用工具、房屋改建也是農村經濟生活中較大的開支項目。
具體來講,農民明顯感覺到“價格提高了”的依次是柴油價格、醫藥費、肉價、化肥價格,尤其是認為柴油價格提高了的受訪者多達7成以上。相對來說,認為價格變化不明顯的是建材價格和水費電費。
3、種糧積極性:“兩個價格”最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
談到影響家里種糧的原因,62.6%受訪農民認為,最主要的是國家的糧食價格;其次是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57.1%農民認為種地成本高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具體表現在“農藥化肥太貴,油價太高”,因此收入減少;此外,37.8%的受訪者認為留守家中的勞動力也直接影響到家里種糧的積極性。
4、外出返鄉:主要原因是企業減產、停產、倒閉裁員及收入降低
調查表明,促使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主要是客觀因素。7成受訪農民認為主要是“企業減產、停產、倒閉裁員”,其次是“收入降低不愿意干”,57.7%受訪者認為這是主要原因。
三、農民對農村經濟生活熱點問題的認識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到一些省、市級大醫院看病,藥價和醫療費用還是高”
對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半數以上受訪農民最明顯的感受是“到一些省、市級大醫院看病,藥價和醫療費用還是高”,此外,19.4%的受訪者認為外出務工人員享受不到“新農合”政策的優惠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2、糧食直補:發放基本到位,額度變化不明顯
問及“國家糧食直補在您所在村鎮的發放情況”,42.9%的受訪者表示“發放過一些補貼,但不知道有沒有足額”,27.5%則明確表示足額發放,認為基本沒有發放或發放不及時的占到8.7%。
與去年相比,半數受訪者認為補貼額度沒什么變化,36.5%認為數額增多了,10.3%認為有所下降。
3、農機補貼:半數以上農民認為從中得到了較大實惠
對于國家農機補貼政策,57%受訪者認為給農民帶來了比較大的實惠,是一項很好的政策,24.1%的受訪者對此評價一般。另有18.3%的農民表示不清楚此事或者沒有聽說過這項政策。
4、家電下鄉:半數以上農民給予好評,另有諸多因素影響農民購買
58.2%受訪者認為家電下鄉活動給農民帶來了比較大的實惠,是很有必要的,21.2%的受訪者對此評價一般。另有5.3%的農民表示,這項活動沒必要,效果不好。
對這項活動的具體評價中,受訪農民認為家電下鄉的商品可選擇范圍少,擔心售后服務不好和購買不方便,同時,銷售點少、購買手續麻煩也是農民對此次家電下鄉活動的主要感受。
農村居民對金融危機的感受
1、農村居民用樸實的話語感慨國家政策好,國家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舉措深得民心,農民堅信金融危機會過去,中國能夠頂住問題,渡過風險。
“國家政策好!減輕農民負擔!”
“國家政策好,對農民有利,就是化肥價格高,化肥假的多!”
“生活現在很好,政策很好,農村糧食物價穩定,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金融危機下,老百姓買東西,物價高,錢不當錢,掙得多,花的少,對國家政策還挺滿意。”
“中央對農民政策全是好的,那些政策比較好,總體優惠多。”
“中央采取的政策很好,政策有利于穩定。”
“危機對國家收入有影響。國家政策好,農民得實惠!”
“我們國家在金融危機方面的政策很好,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提高了很多,對老百姓生活也有幫助。”
農民兄弟用豪爽的話語表達,中國一定能頂住問題,渡過風險:
“中國人民很強大,一定能渡過危機。金融危機對英美大國的影響那么大,對咱們國家沒有太大影響。”
“中國能頂得住任何問題!”
“金融危機是中國改變的一個機會。”
2、農村居民普遍認為金融危機對自己的生活影響不大,但也有部分農民感到工作難找,生活壓力大。
“看電視上的新聞說得很懸,特別是新聞聯播上說外國哪個銀行又倒閉了,哪個生產汽車的又被兼并了,但是我覺得對我們農民來說好像影響不大。”
“雖然有經濟危機吧,但國家的政策好,生活還是有所提高的,糧食的價格有所提高,較以前比生活也有所提高了。”
“金融危機對農村影響不大,農民工找工作難,希望金融危機盡快過去,國家政策很好,形勢不錯!”
“雞飼料價格漲,雞蛋價格沒變。去年養了3萬只,現在只剩5000只了,收入大幅下降。”
“金融危機對我們沒有影響收入也沒有減少。”
“糧食價格與去年差不多但變化不大家庭收入有點增加。”
不過一些農民對于物價變化比較敏感,金融危機對外出務工的農民影響比較大:
“金融危機對生活影響大,農民掙到錢,油面價格都漲,農民不吃香。”
“好容易兒子大學畢業了,可是找工作很難。讀書還是沒有出路。”
“收入減少,房地產價格太高,地皮價錢高,想自己搞房子,也沒有地方搞,糧食價錢上來了,別的漲價高。”
“我原來在深圳的一家超市打工,后來超市裁員,工資也變低了,我就回家種棉花了。”
3、農村居民比較肯定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但政策的執行層面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家電下鄉這個挺好,對經濟危機有點緩解作用。”
“家電下鄉活動很好,能擴大內需,對老百姓很好。”
“糧食的價格升了一點收入提高了一點。”
“家電下鄉活動看出國家對農民很好,以舊換新很好。”
但是對于家電下鄉、農業補貼的具體執行,農民還有一些負面的反饋:
“家電下鄉,價格實際更高了,質量也變差了。”
“家電下鄉不到位,錯賬出現,醫保農村優于城鎮,財政支付麻煩。”
“補貼到農民手里就變少了。基本生活不提還降低了,出行不方便,從村里到鎮花費貴交通不好,看病也貴了各方面生活都貴了,公務員、工人漲工資,農民收入沒保障,大旱農作物賣不了錢。金融危機對中國農村沖擊不是很大,希望政府更多考慮社會財產分配不均的問題。”
“國內經濟違紀太嚴重,老百姓擁護國家撫農政策。但當官的做不好,奶牛直補補貼全讓他們扣沒了,老百姓拿不到什么。”
“家電下鄉里,有些產品的質量太差,政府補貼也比較少,而且補貼手續也麻煩,不能馬上拿到補貼款,要過幾個月,甚至半年后補貼款才能到位,有些產品補貼下來和其他同類產品價格也沒有差多少。一些商家在推薦的時候也不會把家電下鄉的產品當成是首要推薦,因為家電下鄉產品利潤低,往往讓農民購買其他家電下鄉產品。”
“農村實施電網改造后,電費價格上漲,買家電下鄉產品后對于電費的開支增加,買得起,用不起。所以家電下鄉政府補貼的同時,應該下調農村電價,讓農民得到真真正正的實惠。”
4、農村居民向往美好的生活,提出很多真誠的希望。
“在金融危機下,雖然國家政策很好,但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許多用品價格上漲太快,有點吃不消,希望危機快點過去。”
“希望國家給老年人一定的生活補貼,希望盡快落實。”
“希望國家上級到地方訪問,多給些補貼,種子找些好點的。”
“希望金融危機趕緊過去大家賺錢好賺一點生意好做一點。”
“希望九年義務教育全免費,生活用品價格下降。”
“希望農業生產資料再降低一些。”
“加大小額貸款覆蓋面,解決再就業門路,關心失業人員生活。”(來源: 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