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贛州訊 記者鐘久蔚報道:由贛州市農科所副研究員張紅林主持的“白化轉斑葉型不育系高光A”和“兩用核不育系DyS的選育”雜交稻研究項目,11月28日在贛州通過了省級科技鑒定。專家一致認為,這兩項研究均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在雜交稻推廣泛種植過程中,解決雜交水稻種子純度問題是一個世界難題。高光A采用白化標記新技術選育而成。這種創新的雜交水稻育種方法,有效化解了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純度問題,有利于大幅提高制種產量。
DyS是國內利用東鄉野生稻育成的第一個兩用核不育系。從2003年起,贛州市農科所與省農科院水稻所展開了利用東鄉野生稻選育兩用核不育系的研究。經過7年的選育,在同步進行雜交水稻新組合測交配組過程中,共測配早稻組合12個、晚稻組合27個。這些組合表現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早稻的苗期耐寒性強,晚稻后期的耐低溫能力較好;產量優勢明顯,穗大粒多,米質優,抗性好。采用兩用核不育系DyS將培育出超高產、高抗性水稻新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