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烏魯木齊10月19日消息 日前,記者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七十六團農業科獲悉,這個團馬鈴薯種薯喜獲豐收,生產微型薯50萬粒、脫毒原種1000多噸、脫毒一級良種5000多噸,可滿足全團明年3萬畝耕地種薯需求。這標志著該團結束從甘肅引進種薯的歷史。
該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有效提高了職工收入。從2004年至今,該團投資660萬元從甘肅引進原種800萬粒、一級良種2100噸。這些良種與普通種薯相比可使作物產量增加30%,但增加了職工的種植成本。
該團全力抓好馬鈴薯良種工程,通過從外地引種和擴繁,建成高科技馬鈴薯種子繁育基地;積極與北京榮泰弘旭農業生物有限公司、新疆農墾科學院等單位合作,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建立首個馬鈴薯組培實驗室,培訓具有較高水平的微型薯繁育技術人員。
今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七十六團投資53.2萬元建成脫毒種薯繁育溫室1座,防蟲鋼架網棚10座,脫毒種苗繁育和脫毒種薯擴繁的硬件設施初具規模。目前,該團已初步形成微型薯擴繁,原種擴繁和一級種薯擴繁的良種擴繁供應體系。
為加強種薯管理,新疆兵團農四師七十六團制定了種薯田種植管理制度,派專業技術人員跟蹤調查每塊制種田,建立種子田檔案,從而保證了種薯質量;加大馬鈴薯生產機械化建設力度,投資1100余萬元購置馬鈴薯專用生產機械。(王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