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四川省種子協會在成都大邑縣召開了2009年度全省雜交水稻種子產銷形勢研討會。省種子站和全省18個市州以及80余家種子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提出:一是正確分析雜交水稻種子供求形勢。由于受氣候影響,估計全省平均畝產比去年減產20%以上。總體上講,今年雜交水稻種子收購總量能夠滿足省內用種需要,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少數組合偏緊。當前各地要冷靜客觀分析種子產銷形勢,既不能對種子需求估計太大,更不可對種子銷售形勢盲目樂觀。二是合理制定種子收購價格。由于生產成本增加和因災減產,各地在確定種子收購價格時,既要從種子企業生存與發展出發,更要考慮種子產業的長遠發展及國家糧食安全大局,高度重視和保護制種農戶合理利益,穩定制種基地,兼顧企業與基地農戶和用種農民三者利益。三是強化種子質量檢測和監管。針對今年基地落實困難,制種田隔離難,氣候差,加之部分地方套購、串換造成的質量隱患,種子企業要加強自檢和精選加工,種子管理部門要抓好抽檢工作,確保種子質量和用種安全。四是及時兌付制種農戶種款。各生產型種子企業要把保護制種農戶利益,穩定制種基地作為出發點,種子入庫后應及時兌現收購款,堅決不打“白條”,確保在11月底前全部兌付種款完畢。
四川省農業廳牟錦毅副廳長在會上指出:一要冷靜分析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在今年雜交水稻種子供求基本平衡情況下,各企業對種子缺口不能估計過大,對外省“兩系”減產不能估計過高,對“川種”能否重返長江中下游市場不能過于樂觀,做到客觀分析,正確決策。二要加強質量監管,確保用種安全。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及種子站要強化監管工作,切實解決今年的種子質量隱患。對基地農戶要加強合同履約意識教育,對企業要增強行業自律責任意識,對串換套購行為要加強打擊力度,對入庫和上市的種子要加強抽檢力度。三要構建長效機制,鞏固“川種”優勢。要構建基地共建機制,繼續加大對制種基地的投入力度,扶持制種專業鄉、村、合作社,激勵和培育制種大戶;積極開展制種人員和制種大戶的技術培訓,穩定制種隊伍,建立健全基地種子質量保障機制。在制種基地要將種子、農藥、小春等相關項目進行整合,進一步提高基地的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要通過建立種子生產風險補償機制,探索制種保險機制,確保農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