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如城鎮凌青村1組玉米多穗現象報道之一
如皋動態 □記者包國平 顧洪基
眼下正值玉米收獲的季節,很多農民朋友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而如城鎮凌青村1組村民秦世海等卻高興不起來,他們辛辛苦苦種的玉米竟然不長籽粒,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今年我家玉米幾乎顆粒無收,往年沒有這樣的情況。”10日,秦世海給本報打熱線電話反映,他懷疑是購買了劣質的玉米種子導致玉米多穗授粉不成功。
11日上午,在秦世海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他家的玉米地,一眼望過去,秦世海家的玉米與其他農戶的玉米并沒有兩樣,玉米秸很高,約有2米多,光看棒子是正常的。在秦世海的玉米地里,他隨機剝開十余個玉米苞,均為無粒玉米;與之一田埂之隔的玉米地的玉米棒頭顆粒飽滿,長勢喜人。望著自家地里種了2個多月長出的“無顆粒”玉米棒,秦世海母親徐紹芳愁容滿面。老人說,當時和大多數村民一樣,6月下旬播種后施肥、澆水樣樣沒落,眼看到了收獲的季節,玉米應該到了結果實、抱“棒頭”的時節,沒想到卻出現了異常,真是急壞了,心疼得吃不下、睡不著。說罷,老人的眼淚不住地流下。
“種玉米投資了許多錢,按照往年慣例,玉米畝產可達1000斤,以平均市價1元/斤計算,自家玉米地直接經濟損失1100元。”秦世海給記者比劃出這筆賬。
記者在該村了解到,像秦世海家玉米地出現的這種情況,在凌青村并不是個別現象,與之情況相仿的還有同村徐剛、顧長富等4、5戶村民家的玉米。
村民徐剛帶記者走進他家的玉米地,他隨手剝開四、五個玉米穗,記者看到高高的玉米結的穗卻只有香蕉那么大。剝開來看到有的顆粒飽滿,有的則少許玉米粒,還有的一粒玉米也沒有。
農戶們告訴記者這樣一則信息,大家發現,所有“無顆粒”玉米棒種子,均是5月底從鄰近的某農藥種子銷售點購買的。
一熟莊稼沒了收成,到底是種子的問題,還是病害導致?究竟與這家農藥種子銷售點有沒有關系?村民們想弄個明白,大家希望有關部門派專家到地頭為農民解惑釋疑,給村民們一個科學的解釋。針對此事的進展情況,我們還將繼續予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