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農,種子先行。小麥品種是小麥生產的關鍵因素,每次小麥品種的更新換代都能使小麥增產10%以上。1949年建國以來,河南省駐馬店市在政策、科技推動下,小麥品種經歷了9次更新換代,伴隨著一代代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單產、總產逐步提高。1997年全市小麥生產終于走過了漫長的徘徊期,單產首次突破300公斤,而此后短短11年間,駐馬店市小麥生產發生了巨大變化,2002年-2005年小麥種植面積由870萬畝增加880萬畝,2006年-2009年由930萬畝增加998萬畝。2008年面積991.12萬畝,單產達到421.7公斤,2009年再次實現大的突破,全市小麥單產達到456.5公斤,終于實現了駐馬店市小麥生產由中產水平向高產水平的過度,圓了幾代農業專家的夢。
駐馬店市小麥生產之所以在短短11年內實現了700斤、800斤、900斤大幅度的跨越,一是各級政府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二是優良品種的應用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優良品種對糧食增產科技貢獻率達到45%。三是科學種田水平的提高。1999年-2009年11年間,駐馬店市小麥品種分別進行了第七、八次更換,2008年進入了第九次品種更新。1999年-2002年第七次品種更換,推廣利用50萬畝以上的主導品種有:豫麥18、豫麥34、豫麥49、豫麥54、豫麥69、豫麥70等品種,其中利用100萬畝以上品種有豫麥18、豫麥49。第七次品種更換比上次畝增產45.2公斤,增幅17.5%。2003年-2007年第八次品種更換,推廣利用50萬畝以上主導品種有:鄭麥9023、豫麥18、豫麥69、豫麥70、新麥18等品種。其中鄭麥9023小麥品種種植面50%以上,最高年份2005年面積為527.63萬畝,占全市總種植面積874.6的60.3%。第八次品種更換比上次每畝增產44.8公斤/畝,增幅16.8%。2008年進入第九次小麥品種更換,推廣主導品種保留鄭麥9023,力推矮抗58、新麥18、豫麥70-36、西農979等品種。近11年來,豫麥18、豫麥21、豫麥34、豫麥47、豫麥49、百農64、豫麥57、豫麥62、豫麥70、新麥11、鄭麥9023等一大批小麥品種在駐馬店市小麥生產中做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一些品種如豫麥18、豫麥69、豫麥70、鄭麥9023等仍是駐馬店市小麥生產主導品種或搭配品種。
十一年間駐馬店市小麥生產不僅品種更新速度加快,而且商品種子的覆蓋率也在大幅度的提高。在2000年以前,駐馬店市小麥用種絕大部分從豫中北調種,質量和數量都不能保證。2000年以后,在市縣農業局、種子管理站的強力推進下,在種子企業的積極努力下,全市小麥種子生產水平迅速提升,到2005年駐馬店市小麥種子基地建設已走向全省的先進行列,而且生產的種子80%以上為原種,很多知名的小麥種子生產企業,也從西平縣仁和鄉小麥種子生產基地調劑余缺。其中鄭麥9023、豫麥18、豫麥70、西農979等品種種子生產量由滿足本市用種為主,轉向外銷出市為主,已經成為信陽、湖北省、江蘇省的重要的種子生產基地,駐馬店市種業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2005年以來,駐馬店市實施的良種補貼項目,推動駐馬店市小麥生產從中產到高產水平上臺階。良種補貼項目實施,商品種子覆蓋率達100%。豫麥70-36、西農979、矮抗58、鄭麥366、新麥19、偃展4110、周麥18、新麥18、平安6號等一大批高產、優質、綜合抗性好的新品種已在生產上得到廣泛應用,并成為駐馬店小麥生產新一輪的更新換代品種。同時,一批新審定的小麥品種如駐麥6號、百農160、許農5號、豫農202、洛麥21、鄭育麥9987、許科1號、04中36、項麥969、豫農949、泛麥5號、泛麥8號、同舟麥916等,也開始走向千家萬戶,這些新品種的大面積應用,必將推動駐馬店市小麥生產單產、總產跨上更高臺階。《種業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