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病斑長橢圓形或梭形至不規則形,長4?13mm,寬2?3mm,多發生在葉脈之間,中央灰褐色,邊緣暗褐色至紅褐色,有時整個斑塊呈暗綠色,上生灰黑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Phaeoramularia fusimaculans (Atkinson)Liu et Guo稱黍色鏈隔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異名Cercospora fusimaculans Atk.稱梭斑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落多生在葉背。分生孢子梗簇生,淺欖褐色,生小孢痕。分生孢子無色,常串生,近3?4個隔膜,大小22.5一100×1.9?3.1(u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氣流及雨水濺射傳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霧大露重的天氣有利發病。植
株生長不良或偏施氮肥長勢過旺,會加重發病。
防治方法 參見谷子灰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