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早稻優質品種豐產性展示觀摩培訓活動收官
為深入實施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發揮省糧油作物優質品種豐產性展示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7月7日至10日,湖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分別在湘潭縣、永興縣成功舉辦全省早稻優質品種豐產性展示觀摩培訓會。來自14個市州、22個縣市區的農技推廣骨干及種植大戶代表齊聚田間,共話豐收密碼、共促產業升級。
活動采用“現場觀摩+集中培訓+經驗交流”三位一體模式,聚焦早稻生產全鏈條技術創新。在湘中生態區湘潭縣基地、湘南生態區永興縣基地,通過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測產、統一評價的標準化管理,集成應用疊盤出苗、機插密植等關鍵技術,32個早稻優質品種稻穗飽滿、長勢均衡,生動展現了“藏糧于技”的實踐成果。參訓代表通過“看禾選種”“現場評分”,直觀對比品種特性,為來年農民科學選種備種提供了“田間樣板”。
培訓環節緊扣當前水稻生產實際需求,專家團隊針對早稻機械化收割減損技術、中晚稻田間管理關鍵要點、實測技術要求等主題開展專題授課,內容實用高效,獲參訓人員“接地氣、指導性強”的一致好評。經驗交流中,湘潭縣、安化縣、永興縣、祁東縣代表分別圍繞基地標準化建設、技術推廣模式創新、方案落地成效等主題作典型發言,分享了創新做法和成功經驗,為全省豐產性展示工作明確了推進方向。截至目前,湘潭縣、永興縣等基地累計培訓農技骨干、種植大戶超1000人次。
作為破解“種”“技”難題、推動單產提升、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2025年全省已在湘北、湘中、湘南、湘西4大生態區布局22個標準化展示基地,集中展示133個優質水稻品種(早稻48個、一季稻51個、晚稻34個)、10項豐產關鍵技術。據了解,當前各基地進展顯著:1381.6畝早稻豐收在望,1464.5畝一季稻郁郁蔥蔥,晚稻秧苗長勢喜人。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表示,將持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測產驗收、成果轉化等關鍵環節,全力將豐產性展示田打造成“新品種新技術示范田、農技人員指導田、農民學習樣板田”,為保障全省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