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楊凌老科協咨詢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成社回復說,小麥白粉病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麥的葉片,嚴重時也會侵染葉鞘、莖稈和穗部,對小麥產量造成嚴重影響。病斑初為黃色小點,后逐漸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的霉斑,表面覆蓋一層白粉狀霉層,最終變為淺褐色,嚴重影響小麥的光合作用和生長發育。
在藥物防治方面,粉銹寧(三唑酮)和戊唑醇等藥物是常用的防治藥劑,在小麥抽穗前后按照說明書規定的劑量進行噴灑,可以有效預防病害的發生。但需要注意,噴藥時水量要充足,確保葉片表面均勻著藥,提高防治效果。此外,田間管理也是防治小麥白粉病的重要措施,包括選擇抗病品種、合理施肥灌溉、清除自生苗等,這些都有助于減少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