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田千重浪,又是一年豐收時。8月31日,在巴中市恩陽區尹家鎮下蘇村,恩陽區農業農村局組織省內有關專家,對當地“四川省2023-2024年度重大品種推廣補助試點項目”進行測產驗收。經測產專家組評定,該示范片平均畝產737.2公斤,預計較當地平均畝產提升200多公斤。
據了解,恩陽區作為2023-2024年度重大品種推廣試點之一,今年推廣“宜香優2115”超3萬畝,由四川金色綠丹種業統一供種,在全區面積較為集中、水源條件較好的18個鎮(街道)117個村(社區)種植。其中就包括該示范片種植的1200畝“宜香優2115”。
“‘宜香優2115’田間表現確實好,今年采取密植,種植密度達到每畝1.4萬-1.5萬株,水稻生長依然很旺盛。”該示范片業主青奉陽對這一產量并不意外,“從苗期到成熟期,它的各方面能力都‘在線’。同時,今年新建的提灌站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溫天氣下基本沒缺過水。”
在進行田間觀察后,測產專家組一致認為,該示范片田間生長較平衡,長勢均勻,穗大粒多,成熟落色好,無明顯病蟲害。“水稻成熟期遭遇高溫逼熟,但從示范片的稻穗來看,結實率很高,沒有受到影響。”測產專家組組長、成都市農林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敬洪說。
據悉,該示范片今年進行綠色高產高效示范。青奉陽稱,比如在病蟲害防治上,采取“赤眼蜂+性誘劑”的生物防治手段。“品種本身抗病能力比較強,整個生育期只在破口期打了一次防病藥,全程幾乎看不到病蟲害。”
優質大米更有市場。“這個品種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很受消費者喜歡,回頭客很多,當年產的大米基本在當年就能售空。”青奉陽稱,自己建有大米加工廠,生產出來的大米產品在線上線下銷售,每斤能賣到3.5元至6元。
糧食要增產,良種是關鍵。恩陽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推廣種植的3萬多畝‘宜香優2115’,預計平均畝產達617.47公斤,比2024年全區25.8萬畝水稻預計平均畝產501.3公斤增產23.17%。”
良技是發揮良種潛力的關鍵。此外,該示范片還采用了機插秧、集約化育秧及水肥一體化栽培等核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