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甘蔗種業科技交流會提出——
支持甘蔗脫毒種苗發展 推進種業產業化進程
為加快我國甘蔗種業集成創新與示范推廣,推進甘蔗種業產業化進程,提高甘蔗種植水平和經濟效益,促進甘蔗糖業高質量發展,10月11日-12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簡稱全國農技中心)在廣西南寧市舉辦第四屆甘蔗種業科技交流會。會議邀請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做種業政策與形勢解讀,相關專家就甘蔗育種技術、甘蔗新品種、甘蔗良種繁育技術、繁育基地建設等內容進行授課。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楊本鵬指出,現代農業的核心技術是種子技術,要牢牢把握我國甘蔗糖業發展的主動權,促進甘蔗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目前甘蔗良種繁育標準化基地建設存在規范化的繁育技術尚未普及,規范化的示范基地欠缺等問題。”楊本鵬建議,應盡早制定甘蔗脫毒健康種苗繁育技術相關行業標準,支持甘蔗良種繁育標準化基地、種業龍頭企業建設,真正起到示范、帶動效應。他認為,現代甘蔗種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扶持地區,重點支持脫毒健康種苗發展,實現“常態化”支持。同時,加大甘蔗良種生產基地建設投入,提高基地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和集約化水平。此外,要加大品種創新投入,鼓勵種業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加強品種權的保護。
全國農技中心經濟作物技術處副處長陳常兵介紹,全國農技中心著力構建甘蔗健康種苗“三級聯動”推廣應用體系,在全國主產蔗區建立一批不同生態條件、不同種植制度下的甘蔗健康種苗繁育技術示范基地,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推廣應用,將技術模式在我國甘蔗主產區大面積推廣普及。
“首先是協作打造資源集聚的核心示范基地,在部分甘蔗主產縣建立甘蔗健康種苗高效節本繁育技術展示基地和示范樣板。”陳常兵介紹,在核心示范基地基礎上,再建設覆蓋不同類型的示范區,形成一批更具區域性、適應性、先進性的技術模式,讓經營主體和服務對象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同時,開展全國性、區域性的技術觀摩培訓,引導帶動技術在全國主產蔗區大面積推廣,不僅在健康種苗生產上,也在商品蔗生產上推廣應用。
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云南省農科院副院長張躍彬指出,當前我國甘蔗品種存在宜機化不強、機收損失率高等問題。“需要選育宿根性強,耐碾壓,植株纖維韌性好,適宜機械化作業的中莖高糖品種。”張躍彬表示,當前需要調整甘蔗育種方向,同時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選育。
與會者觀摩了廣西扶綏縣甜蜜之光現代甘蔗產業園的甘蔗脫毒健康種苗繁育、水肥藥一體化栽培、甘蔗農機農藝融合與全程機械化技術等示范現場。我國甘蔗主產區糖業主管部門、糖業協會、甘蔗良種繁育企業、制糖企業相關代表就甘蔗種業發展及脫毒健康種苗繁育與應用等問題進行研討交流。廣西、云南、廣東、海南等省區糖業管理部門、制糖企業、種業企業相關負責人、糖業產業科技人員等150余人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