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3浙江•長江下游水稻新品種大會在嵊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教授謝華安等出席。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蔡元杰參加會議并講話。
本次大會由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會上觀摩了來自浙江、上海、江蘇等全國9個省(市)的422個水稻新品種,發布了20個優質水稻推薦品種,舉行了現代種業創新園建設、水稻新品種育種轉讓、政策性融資擔保戰略合作、優質黃酒專用稻品種產業化開發簽約儀式等系列活動,并邀請胡培松院士等專家進行了水稻育種技術等專題培訓。
會議強調,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十四五”以來,我省堅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大力推進種業技術創新、政策創新、體制機制創新,育種創新步伐不斷提升。全省累計育成推廣優質、高產、多抗的農業新品種300多個,超級稻品種數量25個,居全國第一,5個品種榮獲全國優質稻食味品質鑒評金獎,甬優系列、中浙(華)優系列、秀水系列、中(嘉)早系列等一大批優良水稻品種在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彰顯了種業作為農業“地瓜經濟”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