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蘿卜種子順利從瑞士引進至海南自貿港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以下簡稱中轉基地),經海口海關所屬三亞海關檢疫合格后,三亞崖州灣創新發展中心已開始對該批種子進行實驗,這是中轉基地引進的首單蘿卜種子。
據悉,為助力海南自貿港持續提升種子質量檢驗檢測能力,加快推進中轉基地建設,三亞崖州灣創新發展中心正在積極申請ISTA(國際種子檢驗協會)認可的種子質量檢測實驗室,本批進口的蘿卜種子正是用于ISTA實驗室能力驗證。接下來,三亞崖州灣創新發展中心ISTA實驗室將對這批蘿卜種子進行凈度檢測、其他種子鑒定、發芽率檢測、水分檢測以及活力檢測等,檢測數據將反饋到ISTA總部,其數據比對結果也將影響ISTA對該中心檢測能力的認定。
為支持種子快速引進,在結合農業農村部門審批意見及種子僅用于實驗室檢測不進行種植的情況下,經綜合研判,三亞海關對其優化后續監管,省去了60天至80天的隔離檢疫時間。
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適應各種新業態、新需求、新問題帶來的新挑戰,三亞海關持續優化完善進境種子監管流程,推動“隔離圃考核互認”“邊隔離邊使用”“附條件提離”等監管模式發揮放大效應,并強化與農林業部門及口岸海關的信息互認、聯合監管機制,讓口岸通關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以來,三亞海關已助力企業成功引進黑麥草、柔毛野豌豆等種質資源7批次,為加快建設中轉基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