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廳印發《四川省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
今年,“制種基地大提升”有這些目標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洪瑜
日前,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四川省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省種子生產基地面積穩定在70萬畝以上,制種面積達到30萬畝以上。7月5日至6日召開的全省制種基地提升行動暨種業園區建設管理培訓會對《方案》進行強調和部署。
記者從會上獲悉,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有突破”的總體安排,2023年我省的目標是:摸清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制種基地面積和分布,提出基地基礎設施分類建設計劃,編制縣(市、區)制種基地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建設高標準農田10萬畝,夯實制種基地三大能力提升的基礎。
為實現《方案》目標,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重點實施五大任務:
一是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提能力。重點是整合相關項目在制種基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制種基地“五化”水平和生產能力,實現制種田集中連片、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生態友好。
二是實施縣企共建擴面積。重點是建立制種基地與制種企業的共建機制,制種大縣要加大對制種主體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建設現代化種子生產加工設施,支持培育制種社會化服務組織,幫助制種主體建立穩定的制種基地,努力擴大制種面積。
三是實施制種全程機械化提效率。重點是加強雜交水稻制種機械化關鍵技術設備聯合攻關,加快制種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提高制種機械化水平,降低制種成本。
四是實施制種科技推廣增效益。結合實施水稻、玉米、油菜種業集群建設項目,重點打造制種基地科技創新示范片,每縣要建設一個1000畝種業創新示范片,開展示范引領和田間技術培訓,提高制種科技水平,提升制種效益。
五是實施基地現代化管理優環境。重點是應用信息技術對制種基地進行現代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對基地進行標準管理,加強監管對制種基地進行規范化管理,通過這“三化”管理,進一步優化制種服務和基地環境,提高管理水平。
另外,為保障《方案》有序推進,農業農村廳還對各制種基地縣提出了要求。具體來看,各制種基地縣要重點抓好“五個一”措施的落實,即建立一套高效的“推進機制”、出臺一批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繪制一張可追溯的“位置圖”、編制一本高質量的“行動方案”、制訂一個規范的“基地管理辦法”、嚴格資金管理,實施績效考核。
我省還將制種基地縣實施工作納入有關市(州)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內容。同時,農業農村廳將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制種基地建設管理績效評價,對重點任務完成不力、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的縣(市、區),將暫停或扣減項目資金,并扣減所在市(州)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分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