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省級種子站長會議召開
3月17日,由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指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簡稱“全國農技中心”)主辦的2023年全國省級種子站長會議在天津召開。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關于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部署要求,總結2022年種業事業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種業技術支撐工作面臨的形勢,明確種業事業體系的職能定位,部署2023年種業事業工作的目標任務。
會議指出,2022年,全國種業事業體系圍繞“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工作定位,聚焦種業振興行動目標要求,立足種業事業品種區試,建強品種登記、種子檢驗認證、品種展示評價、良種繁育服務、種業監測服務“六大體系”,全面參與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業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凈化等五大行動,為種業振興行動實現“一年開好頭、三年打基礎”階段性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撐種業創新攻關。修訂審定辦法標準、登記辦法指南,開展耐鹽堿大豆、短生育期油菜、適宜帶狀復合種植大豆玉米等急需品種試驗,全國共組織審定品種6473個、登記品種3430個。支撐種業企業扶優。加強信息公共服務,抓好種情監測、供需分析,編制國家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發布年度種業發展報告;認定120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展示新品種4.1萬多個次;推進實施種子認證,17個省35家企業開展試點示范。支撐種業基地提升。協助認定國家級種業基地216個,基地供種率由70%提高到75%。落實救災備荒種子儲備任務,有效解決春季10省區1400萬公斤大豆油菜種子缺口。支撐種業市場凈化。上線運行全球首個品種DNA指紋庫公共平臺。組織開展種子市場、制種基地、種子企業檢查監測,全國共抽查種子樣品4萬余個,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開展綠色通道和聯合體品種試驗渠道專項整治,撤銷登記問題品種560個。
會議認為,種業振興行動進入到“三年打基礎”的關鍵節點,穩面積、提單產等硬任務對種源保供提出了新要求。種業事業工作重心要進一步聚焦種業振興行動目標任務,牢牢守住品種種性安全、種子數量安全、種子質量安全“三個安全”底線,創新品種區試,建強品種登記,提升種子檢驗認證,健全品種展示評價,擴大良種繁育服務,做精種業監測服務,持續推進種業事業“六大體系”建設。
會議要求,全國種業事業體系要切實增強支撐種業振興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創新機制,上下聯動,抓好體系建設、工作規范、核心技術和種情基礎,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落地,形成支撐種業振興的強大合力。
全國農技中心黨委書記張曄出席會議并作主旨報告。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謝焱出席會議并講話。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李志榮到會致辭。全國農技中心副主任劉信主持會議并作會議總結。天津、北京、黑龍江、吉林、安徽等5個省(市)種子站作了典型發言。全國省級種子站站長、全國農技中心有關處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