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敏)以“三品”工程為引領,為加快川北種業高質量發展,搭建跨區域、全產業鏈開放式交流合作平臺,展示川北種業最新科研成果、發展成就,做強四川種業“芯片”,首屆川北地區種業創新科技成果發布會將于12月30日在綿陽市舉行。
本次大會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綿陽市人民政府主辦,圍繞“共建·共享·共發展”主題,旨在凝聚區域共識,加強區域交流,促進區域合作,建立川北及周邊地區種業聯動發展朋友圈。
大會當天,通過現場點位參觀、種業創新成果發布、專題研討,全方位展示川北地區種業創新成果的同時,探討當下種業關鍵領域和前沿技術趨勢,形成線上線下、場內場外同頻共振、輻射川北地區的種業振興強大合力,為國家現代種業發展貢獻川北智慧。
成果發布會上,作為主發布城市,綿陽市介紹“1311”全國種業強市建設體系構成情況、全市種業發展總體情況,并發布“稻香杯”獲獎品種泰優粵禾絲苗、川藏黑豬等73項種業創新成果。川北地區(毗鄰城市)德陽市、廣元市、遂寧市、阿壩州等地將依次推介種業總體情況,并發布當地種業創新成果。與此同時,川北地區生豬、糧油、蔬菜三大種業創新聯盟成立并予以授牌。
在主題報告環節,將云集來自全國、省內多位種業領域頂尖院士或專家,圍繞種業行業關鍵領域和前沿技術趨勢建言獻策,為川北地區種業創新發展貢獻真知灼見。隨后,川北地區種業振興圓桌會議、川藏黑豬產業創新發展戰略研討會兩場分論壇活動舉行。
大會當天,江油市同步舉行四川(江油)生豬種業園區研發服務中心開放儀式。屆時,總投資約1.2億元、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的生豬種業園區研發服務中心將正式亮相,并現場發布江油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江豐收”數字農業平臺,舉行系列戰略簽約儀式、授牌儀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