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關乎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命脈。近年來,雅安市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戰略,通過一系列切實舉措,不斷提升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及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的能力水平,持續挖掘、研發和推廣雅安本土地方品種,推進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打造特色品牌,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高位推進。制定出臺《雅安市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實施五大行動,全面安排部署我市“打好種業翻身仗”工作,為實現雅安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有力的種業支撐。
二是加大科研攻關,強化科技創新。持續深化與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校院的合作,開展農業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已建成名山區國家級區域茶樹良種繁育場和茶樹種質資源基因庫、漢源縣省級花椒種質資源庫,正全力推動川陜哲羅鮭“育、繁、推”保種基地、石棉枇杷種質資源創新開發利用示范基地和石棉草科雞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基地等項目建設。先后選育茶樹品種17個,其中國家審定2個,年出圃良種茶苗15億株以上;全市花椒良種使用率達100%,年調出“漢源花椒”“漢源葡萄青椒”“漢源無刺花椒”2000萬株以上;合作選育的“春花枇杷”新品種,得到原農業農村部鄧小剛副部長批示,該品種可以改變我國枇杷種植版圖;“西康玉191”青貯玉米新品種2022年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
三是強化監管,提升種業保障能力。制定了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實施方案,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未審先推、侵權套牌等違法行為,規范種子市場秩序。持續開展春季、秋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及樣品抽檢工作;組織專家對全市水稻、玉米自主品種試驗質量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積極開展種子市場執法檢查,2022年,共出動農業行政執法人員1285人次,檢查種子經營企業(門店)1028家次,辦理種子案件4件,種子市場得到有效凈化,保障了我市糧食用種安全。
四是積極開展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每年承擔四川省水稻、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品種試驗近20組;開展農作物新品種高產示范展示50余畝、品種30余個,不僅為新品種審定和篩選提供科學依據,也為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