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長武縣丁家鎮直古村百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麥子迎風搖曳,麥粒顆顆飽滿,再過一段時間麥子就要收割了。
“你看看,今年這小麥長勢多好!現在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各種病蟲害的高發期,可要做好防護哩!”村民楊永和站在田間地頭邊勞作邊說。
“今年肯定有個好收成。”楊永和說起今年種植的小麥新品種,贊不絕口。過去楊永和為糧食畝產量不高、病蟲害多經常犯愁。今年,他種的小麥新品種“長旱58”,耐寒抗病,長勢好、顆粒飽滿。
今年,長武縣種植小麥9.1萬畝。由于去年秋播時受強秋霖天氣影響,長武縣近1萬畝的麥田錯過了播種期,改種玉米。
丁家鎮的土壤條件得天獨厚,適合作為育種基地。丁家鎮在直古村規劃建設300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推動小麥產業轉型升級。
“經過前期調研,我們種植了‘長旱58’‘長航一號’小麥新品種,預計小麥平均畝產超350公斤。”丁家鎮副鎮長洪曉彤說。
據了解,為打造示范級良種繁育基地,丁家鎮通過“政府主導+合作社主體+群眾參與”的模式,采取統一原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方式對基地進行經營管理。銷售收入中合作社付給群眾每畝地500元的保底收入,盈余部分的50%由合作社管理用于來年生產,另外的50%按畝再次分配給群眾,通過示范帶動,增加群眾收入,壯大集體經濟,推廣良種。
丁家鎮鎮長劉軍倉介紹:“我們鎮將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小麥生產的科技含量,為優質良種推廣奠定生產基礎,推進農業高效高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