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兩系雜交水稻種業創新(施甸)中心掛牌成立
4月11日,由保山市施甸縣政府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聯合共建的云南兩系雜交水稻種業創新(施甸)中心和李小林專家工作站(施甸)掛牌成立。
兩系雜交水稻是我國首創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2010年,農業科研人員通過大量篩選和分析,認為施甸縣是我國水稻兩系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近年來,施甸縣繁殖的水稻兩系不育系種子占全國用量的80%以上,在保障國家種源安全和糧食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水稻兩系不育系繁殖過程中,還存在繁殖技術粗放、種子質量穩定性不夠、綠色輕簡化生產技術匱乏、標準化程度不高等問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施甸縣政府聯合省農科院糧作所,共同組建云南兩系雜交水稻種業創新(施甸)中心和李小林專家工作站(施甸),研究領域涵蓋優質水稻品種選育、水稻兩系不育系綠色高效繁種技術、水稻兩系不育系繁種種子質量全程控制技術等,擬通過5年時間,建成立足云南、面向全國乃至東南亞的兩系雜交水稻種業科創中心,全國唯一乃至世界一流的水稻兩系不育系繁殖基地,為解決水稻兩系不育系繁殖的“卡脖子”問題,打造云南種業發展典型縣,提升云南現代種業發展水平,增強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貢獻科技力量。(記者:陳云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