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筆者從貴州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獲悉,為響應和落實中央“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2021年由行業主管部門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提供試驗經費資助,貴州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牽頭會同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安順市農科院、六盤水市農科院和威寧自治縣山地特色農業科學研究所聯合開展貴州省馬鈴薯新品種聯合試驗,其目的是為貴州省馬鈴薯新品種登記和確定適宜的良種推廣區域提供準確可靠的試驗數據和科學依據,解決種業“芯片”問題。
據貴州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副所長李飛研究員介紹,此輪聯合試驗以“威芋5號”為對照,共有3家科研單位的6個馬鈴薯新品種參試,大多為中晚熟抗晚疫病鮮食類型;貴陽、安順、畢節、威寧和六盤水5個試點地區,目前各試點馬鈴薯生長良好,試驗總體正常。
據了解,貴州是西南地區馬鈴薯晚疫病的高發區和常發區,品種的晚疫病抗性是提高全省馬鈴薯單產和總產的關鍵因素,通過聯合試驗,解決貴州省馬鈴薯出品種慢和品種儲備的問題,促進品種的更新換代,促進貴州馬鈴薯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