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2020年洛陽市小米品鑒會在伊川縣金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專家現場對參賽的25個小米品種進行了品鑒,最終,1號參選品種豫谷18脫穎而出,成為品鑒會現場得分最高的小米品種。專家指出,好的口感意味著好的市場,相應的品種也將成為未來種植推廣的重點,將進入更多家庭,盛滿更多人的飯碗。
洛陽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劉軍學在發言
據洛陽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劉軍學介紹,洛陽地處豫西丘陵山區,耕地面積650萬畝,旱地面積510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78.5%。近年來,洛陽市委、市政府把發展綠色雜糧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六大支柱產業來抓,推動谷子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同時,隨著谷子全程機械化集成栽培技術推廣應用,谷子播種面積逐年擴大,目前已達到40多萬畝,占全省谷子種植面積的60%以上,谷子產量由過去的230公斤/畝提高到300公斤/畝以上,對于帶動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發揮重要作用。
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伊川小米”
專家們現場認真細致品鑒
會上,來自安陽農科院、山東農科院、河北治海農業、河北天粟農業、河南米小圈農業等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還圍繞谷子良種選育、技術推廣、加工銷售、品牌建設等領域展開深入研討,對洛陽市種植業結構調整、遴選優質谷子良種、伊川小米品牌建設、推進洛陽谷子規模化種植及谷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助推作用。與會專家及代表認為,洛陽丘陵山區的生產條件對發展谷子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并已具備產業基礎。
專家們在仔細觀色澤、品口感
據悉,本次活動由洛陽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辦,伊川縣農業農村局、白沙鎮人民政府協辦,洛陽市谷子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伊川縣米業協會、伊川縣谷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伊川縣金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當日下午,與會領導和專家們進行了實地觀摩,對洛陽谷子種植技術和水平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和意見。(陳顯萍 馬會麗 劉夢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