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相繼推出關于種子行業的多項政策,旨在推動種業育種技術的發展, 完善種業市場的監管體系,大力打擊非法轉基因等違法行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自2016年以后,由于我國糧食庫存過剩,國家提出了以“調面積、減價格和減庫存”為主的供給側改革,種子市場開始承壓,近年來,市場空間停滯在1200億左右,2018年,我國種業市場規模為1200億元,2019年預計將達到1192億元。

2012-2019年我國種子行業市場空間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種子市場主要由玉米、水稻、小麥、大豆以及馬鈴薯組成,合計占比約70%,其中玉米種子市值規模最大,其次為水稻和小麥種子,分別占比23%、16%和14%。

我國種子市場三大主糧市場份額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主糧商品化率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由于我國育種主體逐漸增加,企業育種能力的不斷提升,申請參加審定的品種數量開始加速增長,過審品種數量同樣開始井噴,2019年全國國審和省審五大主要農作物(水稻、玉米、小麥、棉花和大豆)合計審定品種4219個,同比增加26.5%。

2012-2019年全國種業品種審定數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審定渠道來看,統一試驗仍然是主要的審定途徑,2019年全國審定數量2155個(ge);其次(ci)為聯合(he)體試(shi)驗(yan)、綠色(se)通道試(shi)驗(yan)等。

2018-2019年各試驗渠道審定品種數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選育單位來看,2019年企業獨立選育和企企合作選育品種共2614個,占比60.8%,比2018年增加608個(ge),企業成為品種(zhong)審定的主體。

2018-2019年全國各選育單位審定品種數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2011-2016年的國家系列種業政策出臺后,種業門檻提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種子企業的數量下降至4516家,凈資產達1億元以上的企業數量為340家左右,10億元以上的企業數量僅為15家。但在2016年后,部分競爭力不足的企業逐漸退出,頭部企業的集中度開始提升,2018年全國注冊種子企業的數量為5663家,資產總額在億元以上的企業數量為373家,但是銷售收入和利潤開始下滑,2018年銷售收入為692億元,利潤53億元。

2012-2018年我國種子企業數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2018年我國種子企業銷售收入及利潤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種業市場集中度低,CR10市占率僅為18%,而全球CR10市占率已經高達60%,孟山都+拜耳市占率達到22%。在國內市場,若按作物分,水稻集中度較高,其中雜交稻37.46%,常規稻33.92%。

2019年我國種業不同作物CR1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種子企業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來源丨觀研天下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nong)(nong)村報丨農(nong)(nong)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