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推薦閱讀 » 正文

玉米倒伏怨啥呢?損失誰承擔呢? 注意,種業公司無責任,種植戶和經銷商必須重視“六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9-14  來源:種業商務網  作者:王智廣等  瀏覽次數:1101
 
 

      因為玉米倒伏,每年玉米減產損失為1/71/4之間。特別是莖稈折斷,減產過半甚至絕產。

      而且,玉米抽雄前20天和抽雄后60天,倒伏或莖折隨時都會發生,這是讓種植戶“提心吊膽的80天”。

      但是,種業公司對合法的品種的倒伏和莖稈折斷,不會賠償一分錢的(因為,倒伏與種子質量無關,除非有證據證明種子不合法)。也就是說,玉米倒伏的損失,全部由種植戶自己承擔。

      如果延伸一下,當地的種子代理商或零售商,也會遭受一定的名譽傷害,甚至聽一些“難聽的話”,但是也不用承擔經濟責任。

      所以說,預防玉米倒伏,是種植戶為自己負責。

      雖然不同的品種之間有差異,但同樣的天氣,同樣的品種,為啥別人家不倒伏,偏偏你家倒伏呢?你家在種植技術上犯了幾個錯誤而誘發倒伏呢?

      當然,如果種子代理商和零售商想保持銷售業績的連續幾年的倍增,也要注意選擇一個抗倒能力強的品種且提供配套的技術指導或服務(請注意:不存在絕對不倒伏的品種,抗倒伏能力再強的品種如果技術失誤,也會嚴重倒伏)。那些只管“賣種子”卻不提供技術服務或者根本“不懂技術”的“賣種子的”,都是在當地口碑不好且銷量不大的。最好遠離這樣的農資店。

      第一點:同樣的風雨之下,品種之間存在明顯差異,選擇品種很重要;同一地塊最低的種植風險,2個不同的品種進行“白加紅”或者“紅加粉”混播

      兩個事實,大家必須明白:

      一是品種之間的抗倒伏能力存在明顯差異。

      二是“不存在絕對不倒伏”的品種,只要是技術上失誤,任何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也會出現倒伏。

      所以說,選擇一個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你僅僅是“成功了三分之一”而已,如果技術上失誤,“讓你提心吊膽的80天”隨時都可以讓你前功盡棄。

      作者匯總了幾十位科研人員的經驗,玉米品種抗倒伏能力強的9個特點是:

      1,株高較矮(相對而言,還需要其它性狀相互佐證);2,穗位較低(同一品種因為技術失誤穗位較高嚴重,但不同品種之間還需要其它性狀相互佐證);3,基部莖稈粗壯;4,基部節間短;5,韌性較好;6,生長穩健(不出現生長過快“猛躥”的現象);7,雄穗分枝多且雄穗長(張芳魁研究員認為這個特征相對抗莖折);8,根系發達(抗倒較好的同時也相對抗旱耐澇耐瘠薄,而北京市農技站裴志超認為抗旱的玉米品種相對更加抗倒);9,活稈成熟——這最重要的一個特性:因為“青枝綠葉黃金棒,活稈成熟不早衰”的品種相對于抗莖腐病的品種,可以避免因為莖腐病而倒伏,而且“活稈成熟,能晚收獲幾天”可以增產1/5(山東農業大學資料)。而且能夠活稈成熟的品種,也相對抗旱、耐澇、耐高溫、耐瘠薄,綜合抗逆能力強,單株增產潛力大,利于“適當稀植”而降低種植風險。


       除了以上的特點之外,你在選購玉米種子還需要牢記5個字:耐密又耐稀。因為,大家都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萬物同源,觸類旁通,所以,一個真正的好品種必須“耐密又耐稀”——單單“耐密植”卻不“耐稀植”,僅僅是一個特點,而且綜合抗耐能力劃分等級是:耐密又耐稀>耐稀植>耐密植。

      另外,你采購種子的時候,一定要對品種審定公告中【抗病鑒定】和【風險提示】特別留心一下:品種的抗莖腐病能力,高抗>抗>中抗>感>高感,而且沒有警示“較抗倒伏”或“抗倒能力弱”或“注意預防倒折”等,從源頭上避開抗倒伏能力較差的玉米品種。


      上圖是河北省農科院楊利華研究員的文章截圖,莖腐病分為“青枯型腐霉菌莖腐病”和“黃枯型鐮孢菌莖腐病”兩種,而美系紅軸品種在黃淮海區域相對“抗病較差”和“容易倒伏”。而且品種審定的【抗病鑒定】很難鑒定2種莖腐病的抗性,所以,必須結合田間觀摩的“活稈成熟”特性而相互驗證抗病能力。

      你明白“一雙筷子比一只筷子更不容易折斷”道理,就應該同一地塊,選擇2個相對抗倒能力較強的品種,同時進行“白加紅”或者“紅加粉”混播(注意矮稈的品種占比應該在200%300%),依靠這2個不同類型品種的“根系不同,根層不同,葉片不同,株型不同,散粉期不同,抗逆能力不同”等多個不同,形成了優勢互補,抗性互補,提升包括抗倒能力在內的8個方面的綜合抗耐能力,實現穩定增產1/5以上(相對其中任何單一品種的“單一種植”而言)。

 

      提醒:只要審定的合法的玉米品種,如果抗倒性較差,或者抗莖腐病能力差等造成的減產,損失只有種植戶承擔,但沒有任何一家種業公司賠償(因為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品種,任何一個玉米品種都有減產風險,而且也沒有種業公司需要賠償的法律法規條文)。所以說,種植戶選擇品種要謹慎,種子代理商和零售商也要謹慎,因為據楊大海先生透露,當前市場上的玉米品種“真正好的”比例僅僅1%左右。

      第二點:“不動腦子”胡亂高密度,誘發倒伏。所以,合理稀植最科學

      幾年前作者撰寫的《“七論”玉米降密度,穩定高產是正道》一文中,引用了幾十個例子,在此補充6個最新的例證:

      1,據《新疆農業科學》刊載的科學試驗:隨著密度的增加,基部節間長度增加,直徑變細,基部節間莖壁變薄,穗位高度升高,倒伏率增加。

      2,據山東農業大學李廣群碩士研究結果:玉米株高隨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導致節間拉長。抗倒能力隨著株高穗位的增高而降低。

      3,據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任佰朝先生科研結果:隨種植密度增加,夏玉米的基部第3莖節間和穗位節間變細,莖稈質量隨種植密度的增加顯著下降,倒伏風險增加。

      4,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馬興林博士在黃淮海夏玉米區以及東北兩個玉米區域多年的科學研究,玉米畝密度5000株并不高產,因為其產量“頂多”≈(約等于)畝密度3500株的產量。但卻遭受減產減收的很大風險。


      5,河南省農科院郭書磊博士科研結果證明:玉米高密度種植,倒伏率增加88.51%且減產——基本上是“十密九倒”。

      6,河南農業大學陳偉程教授指出:玉米出現很多問題(倒伏之外的高溫熱害等減產現象),玉米高密度是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點:缺少微量元素,誘發倒伏。所以,噴施多微好處多

      稍微懂點農業技術的人都知道:微量元素(鋅硼錳鉬銅鐵)雖然用量很小,但是發揮的作用卻是“四兩撥千斤”。

      缺少微量元素,會阻礙玉米莖稈“木質素”的形成,影響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利用,抑制根系發育,不但誘發倒伏,而且對抗旱和耐高溫熱害都有不利影響。

      使用微量元素結合其它噴藥混合加配即可,可參考第六點。

      提醒:市場很多所謂的“微肥”是硫酸鎂或者“尿素水”冒充的,根本起不到微量元素的作用。


      第四點:不要胡亂噴施“蕓苔素”和“赤霉素”等激素類產品

      山東省農科院汪黎明研究員研究發現,“蕓苔素”和“赤霉素”成分的產品,會刺激玉米株高,或誘發倒伏。這一點,請大家一定注意。

      提醒:如果玉米噴施增產劑,可以噴施第7代調節劑“胺鮮酯”,不但效果好,而且一畝地成本僅僅幾分錢。很多控旺劑中都包括這個成份,無需再加噴這個產品,如果控旺劑不含有“胺鮮酯”可以適當加配。

 

      第五點: 少鉀肥,不追氮,會誘發倒伏或加重倒伏

      據楊利華研究員科研結果,畝用2550斤氯化鉀,可以抗莖腐,又可以降低莖稈折斷的風險(因為,每三塊倒伏的玉米田,至少有一塊田會發生莖稈折斷)。另外,玉米種業界大腕韓俊強曾撰文指出:玉米不追肥,誘發莖腐病。而莖腐病不但因病減產,更會誘發或者直接導致倒伏或倒折。

      如果前茬小麥底肥施足了氯化鉀,可以“一肥兩用”,下茬夏玉米不用考慮鉀肥的問題。

      關于玉米用氮肥,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沈陽農業大學數據,畝用30斤純氮,可以更加抗旱也更加抗倒伏(特別是對莖稈折斷的預防效果顯著)。而且,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弗雷德教授,玉米產量形成的27%來自天氣的影響,26%來自氮肥的貢獻(明顯大于品種的19%的占比)。

      提醒:用玉米追尿素一定要在大喇叭口期,效果最佳。退一步講,如果追肥不方便也可以 “種肥同播”是用樹脂包膜尿素或者含有“雨林高分子”的氮肥。一定一定要警惕,當前的玉米緩釋肥或三元復合肥很多都是氯化銨——只會造成玉米前期徒長與后期脫肥,誘發倒伏和早衰。見下面幾個截圖,可見“玉米用肥亂象”之一斑。


      第六點:不噴控旺劑,任由玉米莖節拉長,倒伏風險巨大。“寧可少噴”也不要不噴控旺劑

      對控旺劑敏感的品種,而且株高不太高且穗位不太高的品種,可以在610葉期間噴施一次控旺劑。

       對控旺劑不敏感,或者株高較高,或者增產潛力大、葉片較多的品種(穗位較高),最好在610葉期間進行“二控八防”:第一次只噴施1袋控旺劑加1兩尿素,第二次噴施“控旺劑+多元微肥+多種殺菌劑+多種殺蟲劑”,以實現“一噴多效,二控八防”——不但抗倒伏效果大大提升,同時也可預防多種病害和多種害蟲,而且抗旱,抗病,耐高溫,耐澇等多種不良脅迫抵御能力都大幅度提升(因為品種不同,使用時期也不太相同,“二控八防”必須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

      第二次“二控八防”配方解密:控旺劑1+多元微肥“精兵強將”1+80%乙蒜素殺菌劑+10%苯醚甲環唑+70%甲基托布津殺菌劑+10%菊脂殺蟲劑+50%蟲螨腈殺蟲殺螨劑+30%噻蟲嗪殺蟲劑+增產增效劑2種, 10種產品一畝投入約20元左右。

      提醒:如果天氣干旱,可以“減半使用”或者“只用1/3”的少量噴施,但也不要不噴施,因為少量的控旺劑也有抗旱作用。

 

      (作者:北方農村網科技顧問團   王智廣  尹洪雨   呂發和  呂華章  呂志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