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淑娟
農作物種質資源
主要栽培植物500余種 占全國的80% 重要野生近緣植物600余種
畜禽遺傳資源
列入或通過國家鑒定的76個 列入國家保護名錄11個 列入省級保護名錄44個
水產種質資源
云南記錄的魚類有629種 占全國39.93% 云南特有種類255種
微生物種質資源
食用菌共有882種 占世界的43% 占中國的90%
云南省被譽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擁有的動植物資源種類占全國的60%以上,是公認的全球農業生物多樣性富集地區。近年來,我省聚焦主要農業種質資源,出實招,求實效,全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多門類居全國前列
省農業農村廳提供信息顯示,目前,我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有主要栽培植物500余種,占全國的80%,包括了30余種糧食作物、60余種經濟作物、139種果樹作物及大量的藥用植物等;有重要野生近緣植物600余種,包括我國僅有的3種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藥用野生稻和顆粒野生稻。
畜禽遺傳資源方面,全省現有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或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鑒定的畜禽資源76個,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地方畜禽遺傳資源11個,列入云南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地方畜禽遺傳資源44個,均居全國前列。
水產種質資源方面,云南記錄的魚類有629種,占中國淡水魚類種數(1583種)的39.93%,種數居全國之首。其中土著種有594種,云南特有種類255種,有29種國家級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微生物種質資源方面,云南食用菌資源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共有882種,占世界2166種的43%,占中國978種的90%,省內市場上常見的貿易類群有200種,絕大多數是美味的菌根型食用菌。
加強保護開展普查收集
近年來,我省出臺了《云南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云南省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管理辦法》,安排部署了全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扎實開展農業種質資源圃庫區建設,建有農作物種質資源“13圃1庫”,其中有4個國家種質資源圃,分別為茶樹、甘蔗、果樹和野生稻種質資源圃,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5萬余份,占全國保存的10%。同時,逐步建成國家級和省級保種場、庫、區相配套的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全省有31個畜禽遺傳資源建立了保種場,35個畜禽遺傳資源建立了保護區。在土著魚類的保護工作中,先后人工馴養繁殖成功珍稀瀕危土著魚類約50種,建有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1個,其中國家級15個、省級6個。
我省在“十二五”期間,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劉旭院士主持完成了《云南及周邊地區農業生物資源調查》項目、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戴陸園研究員主持開展了《云南農業生物資源調查與共享平臺建設》,全面系統調查了云南17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域農業生物資源的現狀,豐富了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已知數量和多樣性。2015年,我省在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全省有關專家編寫了《云南省畜禽遺傳資源志》,為全省制定畜牧業發展規劃、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培育畜禽新品種提供科學依據。
提升開發利用水平
近幾年,我省堅持“保以致用,以用促保”的原則,以豐富的農業種質資源為基礎,積極培育農業新品種。
截至目前,全省共審定通過主要農作物品種1753個,其中:水稻626個、玉米691個、小麥123個、大豆16個。自主選育的糧食作物品種達327個。以我省畜禽資源為基礎,先后培育了云南半細毛羊、大河烏豬、滇陸豬、云嶺牛、宣和豬、云上黑山羊等9個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其中云嶺牛是中國南方第一個肉牛品種,中國第一個三元雜交肉牛品種。云上黑山羊是中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宣和豬是我國第一個火腿專用原料豬新品種,結束了宣威火腿產業長期“有腿無豬”的歷史。
全省2018年食用菌總產量約為56萬噸,食用菌總產值超140億元,全國野生食用菌80%以上出自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