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種情通報(第4期)
根據對全省小麥繁種田收獲情況調度,2019年全省小麥繁種收獲面積略有下降,繁種品種結構優化,小麥種子質量較好,單產水平高于往年,今年秋播全省小麥種子種源充足。
一、繁種收獲面積略有下降
受小麥收購價格偏低、農民種植小麥積極性下降、農戶自留種比例增加及全省推行小麥季節性輪作休耕、調減赤霉病流行風險高與部分非優勢區低效小麥種植面積等因素影響,2018年全省秋播小麥繁種面積略有下降,今年全省小麥繁種田收獲面積119.26萬畝,同比下降2.90%,其中淮南品種61.40萬畝,淮北品種57.86萬畝。
二、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8年小麥繁種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專用小麥品種占比增加,主導品種繁種面積保持相對穩定。寧麥13、揚麥25、鎮麥12號、揚麥23、鎮麥10號等品種收獲面積占全省淮南小麥繁種面積的43.05%;煙農19、淮麥33、淮麥28、淮麥35、淮麥44等品種收獲面積占全省淮北小麥繁種收獲面積的40.39%。
三、產量略增質量良好
2018年秋播小麥繁種播種出苗好,雖遭遇越冬期極端低溫、早春漬害、拔節孕穗期干旱,但中后期天氣條件較好,赤霉病發生輕,每穗實粒數和千粒重同比增加,種子質量與產量均好于往年。2019年全省小麥繁種收獲總產5.08億公斤,總產同比增長4.10%,單產同比增長7.21%。
四、良繁管理成效顯著
全省各級種子管理部門切實加強繁種基地管理與服務,跟蹤小麥繁種生產及收獲情況,指導企業開展良繁質量控制和生產質量確認,加強防災減災指導,切實打牢秋播安全供種基礎。引導小麥繁種基地向優勢區域集中,推動優勢企業與優勢基地合作,繁種基地規模化、集約化進一步發展。今年6月,東辛農場獲得第二批國家區域性小麥良種繁育基地認定,成為我省首家國家區域性小麥良種繁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