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區水稻產量翻一番
本報訊(記者 買天 呂珂昕)為期一年的第一期中國援布基納法索農業技術項目于2019年6月30日圓滿結束。近日,回國做短暫休整的農技組專家在北京參加了匯報會,總結了本期援助項目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2018年5月26日,我國與布基納法索恢復外交關系。應布方要求,在外交部、商務部、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等的指導下,按照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有關部署,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緊急啟動援布基納法索農業技術援助項目,選派9名專家,于2018年7月1日、9月1日分兩批次抵達布國開展援助工作。經過農技組專家一年的艱苦工作,項目任務圓滿完成,項目成果廣受贊譽。
會上,援布農技組水稻專家兼副組長許金澤代表農技組進行了工作匯報。在過去一年,農技組取得了四個方面的重要成果:試驗示范亮點頻出。農技組在及時接手原中國臺灣組工作基礎上,將各項任務穩步推進且深入拓展,5項農田水利水稻示范工程按期竣工,多個項目被布水稻中心設立為樣板項目,擬下期項目試點在布推廣,示范區水稻產量翻一番,培訓援外成效顯著。超額兩倍多完成原計劃700人次的培訓任務,獲得布方的高度認可,積極發揮橋梁作用。在中布復交兩個月后成功推動布農業部秘書長率13名司局級官員來華對接。在中布小米農業合作項目啟動、推進中布農業企業合作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力推動了中布農業合作,有效服務了我國政治外交。專技組踏遍布國11個大區14個省,對布各農業領域都開展了深入調研,完成了7萬字的《布農業國別深度調研報告》,將為中布農業合作和農業企業走出去提供重要信息支撐。
“不容易,不平凡!”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巡視員謝建民在聽取專家匯報后,用這兩個詞形容農技組一年來的卓越工作。他說,布基納法索屬于非洲地區最艱苦的國家之一,自然環境惡劣,社會不安全因素較多。但農技組不畏艱苦,不負使命,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一期項目援助任務,發揮了出色的技術員、聯絡員、信息員作用,有效推進了中布農業合作,服務了我國政治外交,為中布農業合作開篇布局打開了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主任童玉娥同樣被農技組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所感染。她說,在項目全面評估階段,布農業部和我駐布使館對專家組工作面貌和工作成績高度評價,提出希望能夠將一期專家全部續聘,9位專家獲得布農業部頒發的特殊貢獻獎章,梁小平組長還作為唯一的中國人獲得我駐布李健大使頒發的中布關系特殊貢獻獎章。“希望大家好好利用短暫的回國休假時間,休整身心,與家人團聚;也希望繼續參加二期項目的各位專家能夠利用假期時間,對一期項目積累下來的相關經驗進行有效的梳理、總結,為下期項目做好更充分準備。”
援布農技組項目為應急項目,任務特殊,使命重要。為確保項目的延續性,援布農技組已啟動留守任務。目前,包括農技組組長梁小平在內的4名專家仍留守布國崗位,回國的3位專家作為第二批留守人員將于9月返布繼續推進援布農業技術援助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