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2019年山西省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方案印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3-21  來源:  瀏覽次數:408
 
 索 引 號: 01215027601BAC/2019-00050 分  類: 通知公告公示 ; 通知
發布機構: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發文日期: 2019年03月20日
名  稱: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19年山西省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方案》的通知
文  號: 晉農辦植保發〔2019〕60號 主 題 詞: 通知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19年山西省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農業農村局(農委):
 
      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糧食及重要農產品生產安全,現將《2019年山西省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細化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屬地責任,狠抓措施落實,努力奪取糧食及重要農產品豐收。
 
      附件:《2019年山西省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方案》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19年3月19日 

2019年山西省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方案

      控制農作物病蟲害是減災奪豐收的關鍵措施。為組織好防控工作,強化防控措施,有效遏制流行性、暴發性重大病蟲危害成災,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全力以赴“蟲口奪糧”保豐收,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行動背景

      根據植保部門監測及專家會商分析,預計2019年我省農作物主要病蟲呈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程度將重于上年,累計發生面積1.3億畝次左右。具體表現為:一是流行性病害成災風險高。小麥赤霉病在南部麥區存在加重流行風險,小麥條銹病波及范圍將進一步擴大;玉米大斑病將在忻定盆地、大同盆地、晉中東山以及太行山等地偏重流行,預計流行面積700萬畝以上;馬鈴薯晚疫病在高海拔、冷涼山區偏重流行,流行面積200萬畝。二是遷飛性害蟲存在局部暴發威脅。東亞飛蝗(夏蝗)在南部沿黃河六縣灘地、庫區有發生高密度點片危害可能,預計發生面積29.6萬畝,需重點防治面積4.8萬畝以上;土蝗在北部丘陵農牧交錯區和退耕還林還草區存在重發可能,預計全省發生255萬畝,需重點防治53.5萬畝;粘蟲中等發生,在局部玉米、谷子、高粱田有出現高密度集中危害風險,預計全省發生面積215萬畝次。三是常發性病蟲危害持續加重。小麥紅蜘蛛將在南部旱垣丘陵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00萬畝;麥穗蚜偏重以上發生,預計發生面積500萬畝以上;小麥白粉病偏重發生,全省發生面積300萬畝;一代玉米螟在晉南春玉米田以及晉北、晉中甜糯玉米集中種植區中等至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00萬畝;玉米葉螨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00萬畝;以小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為主的地下害蟲在沿河下濕地偏重發生,發生面積700萬畝。

      隨著氣溫回升,多種病蟲將陸續進入發生危害盛期,嚴重威脅今年糧食高產穩產。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必須牢固樹立防災減災奪豐收思想,立即行動起來,加密病蟲監測預警,加力推進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強化科學安全用藥措施,適時組織應急防治,努力實現防病治蟲保豐收。

      二、目標思路

      (一)總體思路。緊緊圍繞糧食穩定發展、綠色發展的總要求,以綠色植保策略為指導,深入開展“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蟲、重點區域、大力推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科學實施應急防控,努力實現農藥使用量負增長與防病治蟲有機統一。

      (二)行動目標。通過采取各種防控措施,確保小麥、玉米、馬鈴薯重大病蟲危害總體損失控制在5%以內,跨區域遷飛性、流行性病蟲源頭區、重發區防治處置實現全覆蓋,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

      三、技術路線

      (一)加強病蟲監測預警。根據糧食作物重大病蟲發生規律和危害特點,各級植保部門通過采取定點調查和面上普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重大病蟲源頭區、過渡帶、重發區監測調查力度,準確掌握、密切跟蹤、按時填報重大病蟲發生消長動態,確保信息渠道暢通和實時共享。同時,組織糧食主產市、縣全面加強大田普查,準確把握重大病蟲發生趨勢,明確重點防控對象、關鍵區域和最佳防控時間,科學指導防控行動。

      (二)加力推進統防統治。繼續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的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全程農藥減量控害技術模式,擴大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實施面積,引導、鼓勵農企合作,聯合開展綠色防控產品、高效低風險農藥、現代植保機械等直供直銷、示范推廣和技術指導,大力實施化學農藥替代和農藥減量增效等措施,穩步提高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覆蓋率。

      (三)全面推進科學用藥。推廣用量小、防效好的新型高效低風險農藥品種,替代用量大、抗性強、防效差的老舊農藥品種,推廣高效節約型植保機械。加強常用藥劑防效和病蟲抗藥性監測,指導生產者科學選藥、輪換用藥、按量施藥,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劑量、增加使用次數。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病蟲防治社會化服務組織為重點,加強科學安全用藥知識技能培訓普及,輻射帶動廣大農民群眾,促進科學用藥水平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

      (四)狠抓關鍵措施落實。突出重大病蟲、抓住重要時節、落實防控措施。春季以小麥“兩病一蟲”為防控重點,抓好赤霉病抽穗揚花期藥劑預防、條銹病發病中心“打點保面”、穗期蚜蟲達標防治等措施。夏秋季以玉米“三蟲一病”為重點,突出抓好成蟲誘殺、放蜂治螟與大喇叭口期用藥防治結合,對粘蟲、玉米螟、玉米葉螨和大斑病重發區集中統一防治,降低危害損失。此外,馬鈴薯主產區要以預防晚疫病為重點,嚴把種薯、田管、預防和控制“四個關口”,嚴防大面積流行成災。

      四、工作安排

      (一)制定行動方案。3月中旬制定《2019年山西省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技術路線和工作要求。各地在3月底以前根據當地實際細化方案各項措施,4-10月組織實施。

      (二)及時動員部署。在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通過印發通知、召開現場會等形式及時動員部署防控工作。7月底,結合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及秋糧作物重大病蟲防控現場會召開,全面推進大秋作物重大病蟲防控開展。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分階段、分作物、分區域及時安排部署好防控工作。

      (三)加強信息調度。3-8月份,結合我省農作物生長及重大病蟲發生規律,及時組織專家會商,科學研判病蟲發生趨勢,準確發布預報預警信息。4月中旬-5月中旬,實行小麥以及東亞飛蝗發生防控信息“兩周一報”制度;8-10月,實行玉米、馬

      鈴薯等重大病蟲,以及蝗蟲發生防控信息“兩周一報”制度。

      (四)加強督查指導。4月中旬-5月中旬、8月中旬-10月中旬,結合農業部小麥和大秋作物重大病蟲防控督導,分別組派工作組深入一線,督導各地重大病蟲防控。督導組要落實分片包干聯系制度,采取日常聯系督導和關鍵時期現場督導相結合形式,及時調度夏糧、秋糧重大病蟲發生防控進展,督促指導各地防控措施落實。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切實落實“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層層落實防控責任,加強資金支持,科學制定方案,狠抓措施落實,及早安排部署,強化督導檢查,確保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順利開展。  

      (二)強化指導服務。層層建立分片包干責任制,防控關鍵時期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產一線,舉辦現場培訓,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民開展防治,力爭做到每戶有一份防控技術明白紙,每村有一位防控技術明白人,每鄉鎮有一名技術員,確保防控技術落到實處。

      (三)強化示范帶動。充分發揮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農企合作等示范基地作用,大力示范推廣以生態位單元、作物為主線的農作物病蟲全程農藥減量控害技術模式。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形式,促進大面積推廣應用,切實減輕病蟲危害損失。

      (四)強化宣傳引導。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宣傳媒體大力宣傳防病治蟲保豐收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為工作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加強信息報送,做到對上有信息、對外有聲音、對下有通報,促進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順利開展。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